合同签约不足两周即确认大额收入 安靠智电涉嫌提前确认“标杆项目”收入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5 17:49:05

人社部工资福利司二级巡视员魏卓接受审查调查atid-384在线 深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曹山项目是安靠智电目前中标金额最大的GIL项目(约5.71亿元),原计划于2022年3月底完工,但至今仍未完工。从曹山项目合同签订日(2021年6月18日)到2021年6月30日,在项目还未开工建设的情况下,安靠智电却在短短13天内对该项目确认营收高达8500万元。

多位受访的资深财务人士表示,曹山项目工期240天,整个工程包括一系列的流程和工作,即使合同约定条款对承包方(安靠智电)确认收入非常有利,承包方也很难在13天内完成并确认8500万元收入,即安靠智电此举涉嫌提前确认收入,这一做法对后期财报的影响值得投资者重视,公司应披露项目前期投入情况和确认收入的客观依据,否则难消市场疑虑。

问询回复显露疑点

作为一家输变电系统配套服务商,安靠智电主要产品为电缆连接件、GIL、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智慧海绵光储充系统。公司于2017年2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晓晖、陈晓凌、陈晓鸣三兄弟(简称“陈氏兄弟”)。

GIL业务是安靠智电培育已久且寄予厚望的业务。该业务从2018年起贡献收入,2020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则达到历史峰值,随后不断萎缩。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制图:郭新志

曹山项目则是安靠智电史上最大的单体GIL项目。根据安靠智电5月24日的问询回复,该项目合同签订日期为2021年6月18日,项目开工日期为2021年8月10日,工期240日历天,原定完工日期为2022年3月28日。项目自中标以来,一直在分步实施中。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涉及拆迁征收等问题导致项目施工间歇性停滞,工期延长,项目预计2024年9月具备送电条件,预计完工时间为2024年9月末。曹山项目各年度完工进度、营收确认等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年报问询回复公告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公司过往公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发现,此前,投资者曾多次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询问该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收入确认情况,但安靠智电均含糊其辞,没有透露详细的施工进度、履约情况等。直到此次年报问询,公司才首次披露曹山项目的准确开工时点是2021年8月10日。随着曹山项目相关信息的披露,安靠智电的收入确 认问题也引发业界关注。

以公司GIL营收创出历史峰值的2021年为例,安靠智电当年共有两个GIL项目(曹山项目+燕子矶项目)。其中,曹山项目合同金额约5.71亿元,燕子矶项目合同金额约1.78亿元。

2021年,安靠智电“GIL产品及系统服务”确认营业收入为29088.05万元,均来自前述两个项目。其中,曹山项目确认收入21100.92万元,燕子矶项目2021年全年确认收入7987.13万元。而2021年上半年,安靠智电“GIL产品及系统服务”确认的营收为16487.13万元。这意味着,即便燕子矶项目的全年确认收入即7987.13万元均在2021年上半年确认,曹山项目上半年确认的收入也高达8500万元。

根据年报问询回复,曹山项目合同签订日期为2021年6月18日,项目开工日期为2021年8月10日。因此,安靠智电在曹山项目尚未开工的情况下,在短短13天内(2021年6月18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确认了8500万元收入。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6月24日,四川一位拥有多年财务总监从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安靠智电2021年变更了GIL业务的统计口径,GIL系统服务为工程项目,除包含GIL产品本体外,还包含智能检测设备、固定敷设产品、电力管廊工程等。签署正式合同后,公司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根据合同约定,合同签订一周内,预付合同金额的10%,但安靠智电直到2021年12月27日才收到首批款项(合计4000万元),这也大大压缩了公司13天就确认大额收入的空间。

资料来源:年报问询回复

曹山项目作为安靠智电史上金额最大的单体GIL项目,公司为何在面对投资者的询问时含糊其辞?曹山项目还未开工,公司为何在短期内确认大额收入?背后有何玄机?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2月28日,陈氏兄弟首发原始股解禁,公司业绩大增,股价大涨。2020年、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2.00亿元,不断创出新高。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2月28日-2021年12月31日,安靠智电股价波动区间为22.90元-90.70元,区间累计涨幅184.01%,同期板块涨幅为92.31%,大盘涨幅为28.81%,公司股价表现远强于板块和大盘。

不仅如此,公司还适时抛出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计划——2020年7月29日,公司宣布拟定增融资16.07亿元(最终募资净额14.64亿元)。其中GIL扩建项目投资总额5.91亿元,建设期2年,项目达产后,新增GIL产能120千米/年。公司当时的GIL产品产能为20千米/年,但当时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

首发原始股解禁、巨额融资计划……安靠智电在此期间频频发布GIL中标消息,公司也将GIL业务作为重要亮点向投资机构推介。一时间,GIL业务似乎成了一项能够带来持续稳定高增长的业务,市场对此充满期待。

然而,作为安靠智电的“标杆项目”,曹山项目实际进展却并不顺利。

涉嫌提前确认收入

“公司对曹山项目的披露一直遮遮掩掩。”6月19日,一位投资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了跟踪曹山项目的施工进度,他曾通过招投标网站、重大项目管理平台、溧阳相关网站、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等渠道查询项目进度,但收获寥寥。

关于曹山项目的背景,安靠智电曾于2021年6月16日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称,该项目出资人为江苏中兴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中兴”)。项目主要服务于位于江苏省曹山旅游度假区的环球融创曹山未来城。曹山未来城总投资约280亿元,以产城一体化的创新复合模式,打造国际会展文旅产业新城。原有架空输电线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入地后释放的土地用于曹山未来城建设,同时提高园区周边土地的商业价值,提升度假区整体园区形象。

“曹山未来城的建设进展并不顺利。”前述投资者称,当地政府最初是想通过曹山未来城来推动融创在当地加大投资,但融创因行业政策、资金链等问题发展不顺,曹山未来城也受到较大影响,安靠智电却从未披露这些重要背景。在该投资者看来,曹山项目延期的真正原因是曹山未来城的建设不顺,安靠智电所称的拆迁等原因只是表面原因。

天眼查数据显示,环球融创曹山未来城的开发商为溧阳环球融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该公司官司缠身,是失信被执行人,存在被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等情形。而江苏中兴亦有多起诉讼缠身,其控股股东为江苏中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控股”),而溧阳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则持有中兴控股100%股权。

安靠智电在问询回复材料中称,2021年末至2023年末,曹山项目累计完工进度分别为40.31%、67.57%、78.74%,工程进展不及预期,主要原因系光缆迁改工作滞后及项目建设管廊路径上涉及分界村多个路段征用,农户拆迁赔偿金额存在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导致部分施工作业面不具备进场施工条件,项目土建间歇性停滞。截至目前,经过上兴镇人民政府多方协调与谈判,在业主方江苏中兴的有效协调下,项目已于2024年3月底完成全部征用工作,所有作业面当前已正常施工,预计2024年9月具备送电条件。

资料来源:年报问询回复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曹山项目2021年6月18日签订合同,江苏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于2021年6月29日公布该项目监理中标单位为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曹山项目开工日期为2021年8月10日。

江苏一位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的资深注册会计师在查阅安靠智电曹山项目相关材料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大型输电线路工程,一般都要经过专业而复杂的几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了工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人力资源的组织调配、材料的采购及配送、线路安装、系统调试、工程验收、竣工决算等一系列工作。毫无疑问,即使合同签订后就开始工程施工且合同约定按照完工程度付款的时间对施工方确认收入非常有利,施工方也很难在13天内完成并确认8500万元收入的巨大工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安靠智电在问询回复材料中称,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电力系统服务合同通常包含智能电力系统服务及GIL产品系统服务。由于客户能够控制公司履约过程中的在建资产,公司将其作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但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公司采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即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或服务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以及公司为履行履约义务的投入确定履约进度。对于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公司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公司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对此,另一位担任多家A股公司独董的注册会计师称,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安靠智电2021年半年报中曹山项目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实务中,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存在先施工后签合同的情形,过往也曾出现一些公司收入确认于合同签订当月或早于合同签订时间的案例。而具体到安靠智电,公司在签订合同当月就对曹山项目确认了大额收入,从其披露的收入确认方法来看,确认当月曹山项目尚未开工,因此公司只可能是依据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但该项目是否需要短期内投入这么多成本?公司是否真的已投入如此巨额资金?由于公司披露的成本投入信息极其有限且不能证明投入情况,要打消外界对其收入确认的疑虑,公司应披露更多细节。

就曹山项目收入确认相关问题,安靠智电董秘贾云近日致电记者称,公司不会书面回复记者的采访问题,公司没有义务向四大证券报以外的媒体进行回复。针对安靠智电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原标题:合同签约不足两周即确认大额收入 安靠智电涉嫌提前确认“标杆项目”收入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