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地上牧牛羊 看环境友好型矿山如何采矿?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4 03:33:39

  中新网6月4日电(记者 吴家驹)羊群在草地上吃草,地里的玉米茁壮生长 ,这片和谐宁静的草原却隐藏着玄机。

  在草原的地下,正有一座新型铀矿在静悄悄地运作,为我国的核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天然铀原料,这就是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钱家店铀矿。

  该铀矿将于“十四五”期内建成,是目前国内在建单产规模最大、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天然铀开发项目,采用的是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即通过向注入井注入配制好的CO2和O2作为浸出剂,在含矿含水层中与铀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浸出液,提升至地表,输送至浸出液处理厂加工成铀产品。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四说,“这种采铀方法和制造可乐有相似之处。在地浸的过程中,我们用的化学试剂是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水解的方式,把固体矿床变成了液体矿床。”

  同时,在地浸的过程中,铀矿石没有产生位移。因此,这种采铀方法不需要挖掘巷道、破坏矿层,也不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要做的只是在地上建造两种井,一种井用来注入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种井用来提升含铀浸出液。而在井的周围,依然是当地村民的地,村民依然可以牧牛羊、种庄稼。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钱家店矿区经理李喜龙介绍,“我们的铀矿床就在这片草场的地底下,可谓是有矿不见矿,采矿不见形。在采矿区地表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牛羊可以肆意地在上面吃草,完全看不出茫茫的草原下竟是一片采铀场。”

  同时,钱家店铀矿还使用无人机,进行地浸采铀井场智能巡检,通过规划线路巡检、巡检异常报警处理、智能位置分析与定位、巡检视频融合可视化等技术手段的落地,真正达到了“无人机巡检为主,地面巡检为辅”的协同巡检目标,实现了井场全采区一体化管控,采区、供电线路巡检覆盖率100%。(完)

  日本政府2021年4月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处理并稀释后,于2023年春排放入海。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从临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中修建一条长约1公里的海底隧道,用于核污染水排放,并于2022年8月正式开始海底隧道等工程的建设。

  网络空间中,无时无刻都在传诵着催人振奋的故事,如何让其感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凝聚更多人,更是时代命题。“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神州大地正在以奋进姿态,书写新时代的中国华章。

  创作《爱德蒙·贝拉米肖像》的人工智能,叫做Obvious,由来自法国巴黎的三名25岁的青年联手设计。团队收集了15000幅肖像画,并将它们输入到一个名为GAN的算法中,然后人工智能学习这些画像的“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创作出新的图像。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新闻联播):在我国的广袤农村,村医作为最基层的医务人员是村民的“健康守门人”。近日,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江西南昌市罗亭镇上坂村,记录下一对村医夫妻的坚守和担当。

  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清单指出的三亚某公司高尔夫球场项目存在非法侵占保护区等问题,在三亚市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未果并将线索移送检察机关的情况下,三亚市检察院依法向三亚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更多高端人才

曹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