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母子西安寻中医:愿更多病患体验这种神奇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6 15:27:20

  中新网西安2月5日电 题:乌克兰母子西安寻中医:愿更多病患体验这种神奇

  中新网记者 党田野

  “孩子,加油。你可以站起来的!”在陕西西安的一家医院里,摆放着各类运动器械的康复室内,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母亲,正在鼓励儿子从轮椅上站起来,而这个常人轻松就能做到的动作,男孩却累得满头大汗。

  这是乌克兰患者 阳和母亲斯维特兰娜,每天都在重复的事情,在医生的带领下,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今年26岁的阳,在多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头部受创,在乌克兰进行了多次手术。出院后,阳一直不能交谈和站立,失去了自理能力。为了康复,斯维特兰娜带着儿子开始在世界各地求医。

  在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中,斯维特兰娜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和中医治疗。“我的朋友也是一位母亲,她的孩子因伤瘫痪,当时她准备带孩子来中国治疗。她告诉我,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而且效果很神奇。”斯维特兰娜称。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斯维特兰娜于2023年10月,带着儿子来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该院医生白新朝介绍,乌克兰患者阳受伤已有6年,主要存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只能听懂简单指令。同时伴有四肢肢体功能障碍,双手不能完成抓握、拿、捏动作,也不能独自站立、行走。

  “我们采用了中医治疗搭配特色康复治疗的方案,定期为患者进行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熏洗,还有口服中药。”白新朝表示,入院后,医院通过临床和康复部门会诊,给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康复室里,阳努力地摆动着自己的双腿,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各项训练。当他感到累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而当母亲或医护人员用手机播放节奏强烈的音乐时,阳总会开心地摇晃起来,举起逐渐灵活的左手,摆出“摇滚的手势”,鼓起勇气继续练习。

  儿子的变化,斯维特兰娜一直看在眼里。她告诉记者,自己此前觉得中医很神秘,看到针灸的细针,有时会感到害怕。然而,自己在一次腰痛治疗时,医生给她扎了几针后,她立刻感到疼痛缓解,身体轻松了起来。这种亲身经历,让斯维特兰娜对儿子的康复充满了希望。

  “通过中医治疗,治好了我的偏头痛和背痛,非常神奇。我的孩子经过治疗,语言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改善,他能理解更多话语的意思,也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斯维特兰娜兴奋地说,经过几个月的中医治疗,目前,儿子的认知有了明显改善,肢体的灵活度也有所增强。

  由于签证到期,斯维特兰娜母子即将踏上归途。斯维特兰娜表示,回到家乡,她要向亲朋介绍这次的中国求医之旅,让他们了解中医文化。同时她也希望中医能够快速在世界各地推广,让更多病患能来到中国治病或者在自己国家接受中医治疗,让中医惠及更多人。(完)

  <strong>杨华升:</strong>症状主要是聚焦在两个类别。一种是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还很突出,比如常见的是咳嗽、咳痰、咽干,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叫“余邪未尽”,用老百姓的话叫“还没好透”或者“没好利索”;第二种是有一些人可能原本身体就比较差,或者甚至有一些基础病,经历一次新冠发烧,机体跟病毒的斗争以后,虽然他呼吸道症状已经不突出或者几乎没有了,但有些像全身乏力、长期没有食欲,或者是睡眠障碍、心悸、心慌等症状。从我们中医角度主要是“气阴两虚”,也就是身体比较虚弱。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需要返岗工作,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虽然典型症状不多,但是很难胜任原来的高强度的工作。所以我们现在从中医的思路上来讲,主要准备了两个方子,一个方子是以“清除余邪”为主,另外一个主要是立足于“扶正”,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为主。

  2023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旗手,上等兵吴凯没少下功夫。在脚上绑上五公斤的沙袋练习正步踢腿;站在台阶边缘练军姿,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经过长达半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他终于如愿以偿。

  <strong>地点:北极哨所</strong>  <strong></strong>

  记者另从边检机关获悉,刚刚过去的2022年,上海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00余万人次,其中,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查验出入境人员163.8万人次;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9.8万架(艘)次,检查出入境船舶2.1万艘次,出入港船舶1.7万艘次。

  <strong>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strong>:实施“乙类乙管”以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了,这样老百姓对于整个疫情情况的了解只是来源于身边的感受。从全国来看,现在我们疫情形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蔡宛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