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企变革传统采煤方式:数据“动起来” 智慧“生”出来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9 20:16:02

  中新网吕梁6月7日电 题:矿企变革传统采煤方式:数据“动起来” 智慧“生”出来

  作者 范丽芳 梁利惠 卢佼婕

  巷道瓦斯含量若出现异常,相隔百米远的采煤机就会隔空反应,自动降速;寒来暑往,在智能“呵护”下,井下巷道始终温暖如春;得益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调教”,百余组支架自动“稍息、对齐、立正”……

  6日,记者在位于山西吕梁柳林县的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贺西煤矿看到,该 矿搭载“数据列车”,正在快速驶向智慧矿山。

  近年,国家加速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各矿井升级装备、搭建平台、覆盖网络,因此而产生的大量数据汇聚成矿井巨型“数据池”。

  “数据‘动起来’,矿山数字化转型就会‘跑起来’。但大部分矿井并未解锁数据价值,让其一直‘躺’在机房。”贺西煤矿党委书记、矿长闫志强坦言,走在智能化建设前列的贺西煤矿,此前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

  贺西煤矿属瓦斯突出矿井,井下102处瓦斯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监控瓦斯、上传数据,但采集的数据并未赋能一键采煤,反而使这一智能操作因受人工干预而变成了“花架子”。此后,该矿不断开发数据价值,贯通“信息孤岛”。比如,该矿建成大型集控数据中心,搭建“4G+万兆工业环网”,其触角延伸至矿井的每处神经末梢,涉及30余套端部控制系统、近1500余台(套)传感器、监测器,生成可观的矿井数据。

  随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矿企将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上日程,四大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协作,自编程序、自制模型,攻克多项智能化升级课题。

  “我们原来的综采工作面只有瓦斯报警系统,后来试着在4306工作面设计了一个系统,让回风巷瓦斯浓度与工作面语音系统、采煤机控制系统数据联动,实现超前预警、合理控速,更加精准地管控瓦斯。”贺西煤矿机运区副区长张国英介绍,矿上通风、机电、智能化、信息化等专业方面的能手联合作战,不到一周便开发了工作面区域瓦斯预警系统,有效提升了矿井安保能力。

  如今,曾为机电技术大拿的张国英,正潜心研究编程学,并已小试牛刀,初尝成果。在贺西煤矿,这样成功转型的人才已有80余名,并呈现上升趋势。贺西煤矿的巨型“数据池”正转变为“数据密钥”,开启矿山智慧化转型的大门。

  闫志强表示,传统的采煤方式已逐步被取代,数据化思维才是适应当下高质量发展的正解,“我们将继续发力,尽快蹚出一条智慧化矿山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样板之路。”(完)

  记者了解到,HL-2M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采用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等离子体体积达到国内现有装置2倍以上,等离子体电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到1.5亿摄氏度,能实现高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首个具备在兆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实现多种先进偏滤器位形能力的核聚变先进研究平台。

若市价跌了

  这些好的卫生习惯在一些小学、幼儿园还固化成了生动有趣的课程或出版物。育园小学的孩子们不仅制作了抗疫图鉴画册,还把居家学习期间总结出来的自主学习小妙招编辑成有声书籍《自主学习宝典》出版。大兴十一幼儿园的老师们以前编过“七步洗手法”儿歌,新学期还准备了自编自演的细菌情景剧、卫生常识绘本故事。

  通信传输是各类智慧系统运作的基础。每一个调度指令的发出,都需要依靠覆盖工程全线的通信专线进行传递。为了避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数据传输,中线工程构建了覆盖全线的各级管理机构和闸站的通信传输系统,一旦中断,仅在50毫秒内就可自动启动环网自愈机制,给应急抢修提供了必需的时间窗口。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处主任佟萌介绍,学生返校前,学校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整个校园安全进行了大排查,对主要功能区进行消杀,确保学生返校后有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其实,早在“双碳”目标提出前,我国的清洁能源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在水电、风电、光伏及氢能、储能等领域,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均在有序进行。而当“双碳”目标提出后,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就此开始,清洁能源领域人才队伍开始走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转型之路。

温政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