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宁波帮”难舍故乡情 打“飞的”送回珍贵实物档案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4 01:51:38

  中新网宁波6月1日电(林波)“这些书信、笔记、照片是我在整理岳父遗物时偶然发现的,记录的都是‘宁波帮’的一些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近日,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陈绍华的儿子陈敏春从香港飞回宁波,将这些实物档案捐赠给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些老照片了解“宁波帮”故事,传承好“宁波帮”精神。

  1984年,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

  2024年是该号召提出40周年。

  回首过去,以包玉刚、邵逸夫、董浩云、陈廷骅、曹光彪为代表的“宁波帮”足迹遍布全球,在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宁波教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走出了闻儒根、王宽诚、吴剑鸣、范桂馥、孔爱菊、陈绍华等众多“宁波帮”人士。

  数据显示,自1997年起,陈绍华、陈敏春父子已累计为海曙教育、卫生事业捐赠近2000万元爱心善款。

  “感觉我和父亲做了一件非常正确且了不得的大事,我会继续坚持下去。”陈敏春如是说。

  这几日,陈敏春走访了由他们父子两人多年来保持捐助的海曙区中医院、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济中心小学等地,实地感受家乡发展的变化。

  陈敏春说:“太思念家乡了,已经5年没有回来,最近得空,我就想着一定要回来看看。”

  走在由父子两人捐建的学校操场上,陈敏春表示学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了解到这些年学校取得的荣誉,他感到非常自豪,“孩子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 的学习条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年初,陈敏春协同FNT基金会,再次向家乡捐款100万元,专项用于鄞江镇中心幼儿园、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审视当下,在爱国爱乡的底色上,“宁波帮”精神的传承方式不断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海内外和各类乡贤情系桑梓,积极参与家乡社会治理、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发展等,在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社会治理、促进和谐、助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宁波帮”人士、乡贤畅通渠道,同时加强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崇贤尚贤氛围,擦亮“贤润吾乡”品牌。(完)

  以“之”字形一路斜坡下行6100米,记者抵达距地面垂直深度380米的采煤工作面,眼前场景蔚为壮观:采煤机如钢铁旋风般运转着,像“切豆腐”般切割煤层,黑亮的煤炭轰隆隆泻落到自动传送带上。“采煤机每切完一刀,就有近1万吨的产量,全矿每天可生产4万吨。”与记者一同下井的该矿总工程师王玉国说,“我们矿承担国家1000万吨煤炭保供任务,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这些雷达或者有固定的基座,或者有专用的“坐骑”,或者有场面感颇强的阵列……总之非一般的力量可进行任意挪移。

  今年均过花甲之年的达吉、次仁曲珍以及普赤三位阿妈住在詹娘舍哨所山下的一个海拔2000多米的村子里,40年来,她们坚持给哨所的解放军送菜、送信、送物资,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2023年的中国春节即将来临,多家国际金融巨头期待多年的牌照也赶在年前集中落地。2018年、2019年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高峰期,众多外资涌入内地设立实体,随后的疫情推迟了外资布局的步伐。兔年会否再成另一个关键窗口期?此外,闯关中国市场并非易事,除了需要长期投资的耐心、资金、本地经验和渠道,还需要国际机构能够嫁接起中外沟通的桥梁。

  “天气确实很冷,我们来巡线,是职责所在。我们的坚持会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我们也很自豪。”张伊明说。(完)

  车间职工们平均年龄只有31岁,其中22岁的钟振国是年纪最小的一个,2022年8月刚参加铁路工作。“‘00后’小伙子干得不错,熟悉设备检查标准和流程,后生可畏。”“90后”的郭孟伟竖起了大拇指。

谢财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