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文博会绘就文化产业新图景

来源: 新京报
2024-05-30 15:37:44

越剧《梁祝》备受参展观众喜爱。主办方供图

越剧《梁祝》备受参展观众喜爱。主办方供图

  折扇开合,水袖飞扬,越剧《梁祝》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脚步轻盈,刚柔并济,汕头女子英歌队和机器人“梦幻联动”点燃了现场氛围;舞姿多彩,古乐动人,《乐动敦煌》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壁画之美……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昨日闭幕,短短5天,各地文化精品、文化创新成果火“出圈”,让参展观众大饱眼福,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峥嵘二十载,文博会步履铿锵,尽展文化新气象。在这里,文化产业“顶流”同台竞技、百花齐放,漫步文博会各个展区,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与蓬勃生机。

“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参展观众供图

  “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参展观众供图

  油画、水墨、刺绣、雕塑、书法篆刻……从春联福袋、“国潮”盲盒到古风主题集市,展区内富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遍地开花”,文博会不仅成为展示文化建设成就、文化创新成果的最佳舞台,同时也是彰显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经过二十载耕耘,文博会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展会规模、交易成果连年攀升,让文博会成为国内 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首秀”的首选地,亦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聚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等代表性文创机构,文创产品、国潮好物琳琅满目,吸引大批参展观众驻足拍照、热情购买;首次设立的艺术·设计国潮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等主题展区,以新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现代美”,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下,非遗文化产品焕发出新活力,文旅消费场景也变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

  历经二十年发展,文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文化+科技”新业态让传统文化更加熠熠生辉。文化向“新”而行,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新改变,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各地胜景,与文物零距离互动,新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目光,使文博会变得更加时尚、更富有科技感。

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首次登上文博会。参展观众供图

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首次登上文博会。参展观众供图

  文博会的现场也见证了年轻人“接棒”传统文化。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首次登上文博会,互动区特别设置“创意工坊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涵养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互动区木雕工作坊、珐琅工坊热闹非凡,“上新”作品为古老非遗注入青春力量。“带着孩子们去做木雕,从一个小木头到变成一个精美的作品,其实都是一种美的塑造,美的追求。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深圳宝安中学外国语学校木雕老师如是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期待文博会以二十年为新起点,扬帆起航再出发,更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绘就更多文化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擘画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党建与型号研制双融双促,关键时刻引领方向。研制团队聚焦型号任务,在市场订单获取、关键技术攻关、新研产品设计等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在破解科研试验难题的最前沿,在西飞、陕飞、成飞民机等供应商主战场,党员骨干冲锋在前,跟产地设立临时党支部,与供应商共建党员突击队、罗阳青年突击队,不断激发研制团队“型号有我”的责任担当和“舍我其谁”的顽强斗志,成就了AG600的战斗堡垒。

  “我们要准备新年歌会,也会去其他地方演出。”王鹤龄说,音乐人的新年往往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但越是忙碌越是幸福。

  随后,移民管理警察与民众共同对该豹猫进行救助。目前,该豹猫各项体征平稳正常,已移交沧源县森林公安作进一步治疗和处理。

  岁月流转,时空常新。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同样表现突出,令人欣慰、令人感动。

热气腾腾的早餐

谢欢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