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友谊再升级 新时代中塞关系启新篇

来源: 36氪
2024-06-19 21:27:21

  塞尔维亚,被很多中国人亲切地称为“塞铁”。

  8年前,习近平主席曾经出访塞尔维亚,留下了关于斯梅戴雷沃钢厂的一段佳话。8年后,习近平主席再访塞尔维亚,逾万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对习近平主席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这是“铁杆友谊”生动写照。

  “今天我是应一位铁杆朋友的邀请来到这里,感觉宾至如归。好朋友之间就应该多走动、多交流。”两国元首会谈中,习近平这样说。

  “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充满感激和尊重,为能同中国这样的伟大国家成为铁杆朋友感到由衷骄傲和自豪。”武契奇热情回应。

  在同武契奇会谈时,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互帮互助、互学互鉴……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多次提到“互”字,描绘中塞两国“共谱国家发展振兴新篇”的崭新前景。

  经贸合作,为中塞关系夯基垒台——

  此访期间,中塞自贸协定取得新进展。中方宣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该协定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交换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经济技术、信息通讯、农食、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本。

3月21日,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出发,驶往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3月21日,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出发,驶往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自2015年以来,中塞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前行。2022年,中国首次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国。

  2023年,中塞 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7倍多。当年10月,中塞签署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

  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今年4月25日,塞尔维亚巴奇卡托波拉站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组钢轨顺利铺设,匈塞铁路诺苏段实现铺轨贯通。

  “中方愿扩大进口塞尔维亚特色优质农产品”“如期实现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目标”……一个个务实合作的民生项目,将为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两国在基建、产能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务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中国建造’和‘中国制造’实实在在助力塞尔维亚发展。”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表示。

  文化交流,让中塞友谊历久弥坚——

  “塞尔维亚位于‘东方之西方,西方之东方’,素来享有‘巴尔干之钥’的美誉。”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习近平这样说道。从南斯拉夫电影《桥》、歌曲《啊,朋友再见》等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作品,到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传出悠扬的古筝琴声,同为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交流让相距遥远的两国人民心手相牵。

4月29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古筝指导老师王宣(左)在教学。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4月29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古筝指导老师王宣(左)在教学。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2017年起,中塞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两国旅行“说走就走”;

  塞尔维亚篮球明星约基奇为中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鼓劲加油;

  首届中国和塞尔维亚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约50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叙佳话。

  如今,行走在塞尔维亚街头,可以看到街道路牌上的中文标记,中国文化中心外的孔子大街和中塞友谊广场……正如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所言“两国人民对彼此深怀好感,文化、体育、旅游等人文交流热络。”

  “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在塞尔维亚期间,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

  多瑙河奔流不息,见证着中塞友谊之树茁壮成长,跨越时空的特殊情谊历久弥新。

  <strong>警察暴力执法频发 非裔更易被杀害</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据中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当前刚果(金)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同策研究院监测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资数据显示,2022年其融资总额为5697.23亿元,较前一年下降27%,连续3年下滑。

  记者走访的多家大型商超均表示,上个月中下旬的黄桃罐头几乎“上架即售空”,只能多次要求供应商补货。甚至有品牌方发文称,因收到“你家的黄桃罐头能治病吗?”这样的私信,而担心“不明真相的宝子们会被误导”,呼吁消费者理性囤货。

  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为巢湖一级保护区内近6000亩农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公司业务运营部负责人李骏算了算账:“以绿色种植的方式种植优良品种,农民的水稻可以卖到每斤1.7元,加工出的巢湖大米更是卖到每斤7.5元,实现了绿色生态农产品卖出更优价格。”

  对于2022年底融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同策研究院分析称,继2022年11月“三箭齐发”,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之后,12月房地产融资大幅反弹,迎来仅次于3月份的融资小高峰,虽未达到2020年平均水平,但高于2021年均值。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大多数房企也开始提前储备资金,保证年终的现金流动性。其中,中期票据和境内银行贷款分别是国企和民企融资主入口。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