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来源: 大河网
2024-05-26 00:25:20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题: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A股首个统一的ESG披露标准,《指引》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即ESG报告),我国将进入强制ESG信息披露时代。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日前在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上提出,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去年推出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引,欧盟委员会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国内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指引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布。”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指出,尽管国际社会不乏针对ESG的争议,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信披要求趋 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王元丰说,以酒业为例,38家中国酒业上市公司,根据东方证券研报数据,2020-2022年间,酒企ESG报告披露率稳步上升,分别为54%、64%和74%。王元丰认为,目前中国酒企对是否以及如何开展ESG工作还存在认知误区,企业ESG信披质量尤其是绩效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

  水井坊首席公共关系事务官洪宗华看来,当前ESG工作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一个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凝聚ESG共识;另一个是在对外沟通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如何将中国白酒特有的文化属性和技艺传承等融入ESG国际话语体系。

  国内ESG体系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建立起ESG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但企业ESG传播仍面临挑战。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认为,当前企业ESG传播存在ESG传播话语体系混乱、ESG传播逻辑断层等突出问题,还没有构建起ESG理念、行动、数据、案例,到洞察、建议的完整链条。一些企业将ESG的行动价值过分夸大,除此之外,ESG传播中的“漂绿”问题值得警惕。

  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329家,A股已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829家,披露比例占A股上市公司的34.4%,报告覆盖“社会责任报告(CSR)”、“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书”四大类型。除了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外,许多拟上市公司、集团、央国企也都纷纷披露ESG报告,披露ESG已经成为一个确定性趋势。

  ESG概念与资本市场存在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投资方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考量形成ESG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展现其ESG绩效而获取融资便利和较低的融资成本。链接投资机构与企业的桥梁,ESG已成关键要素。

  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与俄罗斯经济合作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欧洲决定脱离对俄罗斯油气依赖。欧洲能源价格高企,制造业成本急剧上升。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企业高管访华的背后,体现对欧洲制造优势的担忧,以及在欧洲高能源价格导致贸易顺差收窄背景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随着俄罗斯能源战略东移,以及中国以实体经济为重心的发展目标,看好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机会,本篇我们以化工产业为探讨。

  “要我说啊,皇帝最好演了,因为谁也没见过。”如今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典角色,感受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自己演得并不够好,尤其那时没人认为《还珠格格》这戏能火,第一部的服装、场景都不怎么讲究,但它就是火了,大家都说好,那么他“觉得挺值的”。尽管成名时已经41岁,但毕竟演一辈子戏都没有一个角色被记住的演员,才是大多数。在这个需要一些“偶然”和“命”的圈子,张铁林承认自己的运气,“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受益者,演了皇阿玛就火了一辈子。”

  “这个项目的技术工程我们可以做到自主,剩下的就是国际上的科学合作。”葛健说,这种合作不仅包括顶级科学家的科学想法,还包括既有的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等。“科学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科研成果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不可能闭门造车。”

  路透社称,哈里斯的访问是现任美国政府官员对菲律宾的最高级别访问,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急剧转变,美国正试图重启与菲律宾的关系,对抗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根据世界核协会的数据,1996年,核能占全球能源供应的17%,到2022年已降至10%左右。2011年日本福岛核灾难发生后,全球反核情绪高涨,德国、日本甚至宣称要“去核化”,宣布逐步淘汰核电站。

  作为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核心产品,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站各个舱段间在轨连接、组合运行的重要系统。自2011年对接机构首次成就“太空之吻”以来,至此已有21套对接机构在轨完成了25次完美亮相。

李嘉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