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巴黎或遭热浪侵袭 奥运村装不装空调再引热议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6 11:39:54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巴黎奥运会”)将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近日,巴黎奥运会奥运村将不安装空调的旧闻再次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虽然现在预测奥运会期间巴黎的天气还为时过早,不过从历史上看,每年巴黎在7月底到8月期间至少有7天到10天的气温会超过35摄氏度,过去5年,巴黎的夏季温度都很高,2019年7月,法国气象中心曾在巴黎测得42.6摄氏度的创纪录高温。

  近期一项研究称,2024年奥运会期间,巴黎可能会遭到长达数周的热浪侵袭,再次打破历史气温纪录的概率并不算低。

  早在两年前,巴黎奥组委向全世界作出承诺:本届奥运会将是史上最绿色、低碳、环保的奥运会,本届奥运会的碳排放量将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减少一半以上。为达成这一目标,巴黎奥组委宣布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建造不装空调的奥运村。巴黎奥运会奥运村历时7年建成,耗资约20亿美元,今夏预计将有10500名奥运会选手和4400名残奥会选手在奥运村住宿。

  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曾表示,希望借奥运会之机加速巴黎的绿色转型,使巴黎奥运会从环境角度成为一个典范。而当被问及运动员如何躲避酷暑时,伊达尔戈表示,各国代表团将体验到“自然降温”办法。

  所谓“自然降温”,即如卢浮宫博物馆般利用自然资源和地下冷却系统以减轻酷热天气的影响。据巴黎奥组委介绍,奥运村的水冷却系统将从塞纳河取水来冷却空气,随后通过管道循环来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温度。巴黎奥组委声称,由于使用低碳木材、混凝土结构和可再生地热供暖系统,奥运村的碳排放量将只有传统建筑的一半左右。

  “尽管室外温度达到41℃,但我们大多数房间的温度都只有28℃。”巴黎奥运村主管劳伦特·米肖在去年2月的演讲中曾举例道。他指出,只有在极端热浪的情况下才需要空调,如果室内不够凉爽,主办方将为运动员提供备用解决方案,例如风扇。

  在此前的采访中,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认可了奥运村使用的环保系统,“这是未来城市的典范,在这里我们看到2040年将建成的建筑能够承受2050年的气候条件,能完全对抗各种冷热天气。”

  运动员不买账:多国代表团或将自带空调入住

  虽然巴黎奥组委竭力劝说运动员考虑环保,但参赛运动员并不买账——许多国家的代表团正计划至少在一些运动员的房间里使用便携式空调。许多运动员认为,奥运村的降温系统并不足以达到理想的室温,截至目前,已有多国代表团的官员和运动员表示将自行携带空调入住奥运村。

  尽管这一举动与国际奥委会的可持续性主张相矛盾,但美国、英国、丹麦和意大利等国代表团都在考虑执行空调计划。由于便携式空调成本相对较低(在400欧元到500欧元之间,约3100元人民币到3900元人民 币之间)且方便运输和安装,其他国家也可能效仿采用这种方式。

  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安娜·米尔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在所有运动员的房间安装空调,这是“提高运动员表现的战略”,有助于运动员睡眠。澳大利亚代表团曾公开表示愿意为运动员花费超10万澳元(约47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空调和风扇。该国奥委会负责人马特·卡罗尔表示,“很欣赏(巴黎)因碳足迹而不用空调的想法”,但是奥运比赛将是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我们不是去野餐”。由于许多项目在晚上进行,运动员必须在白天睡觉,但白天恰恰是最热的时候。

  希腊奥运代表团也曾表示,将在巴黎奥运会期间配备便携式空调。希腊奥委会主席声称,为了运动员,将“不惜一切代价”,并计划购买空调或寻找赞助商来满足其空调需求。

  对此,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解读文章认为,受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死亡人口增加,导致自然增长转负。

  除了这一采访,早些时候,马克龙在访华期间接受法国《回声报》专访时,也曾振臂一呼“欧洲必须拥有战略自主权”。他强调欧洲必须进一步推动战略自主,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极”,以避免欧洲国家成为“附庸”,最终“被历史抛弃”。

  近期,各省份正陆续发布2022年人口数据。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常住人口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人口的吸引力。

  2022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为6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但安徽省的自然增长率为-0.93‰。安徽省统计局人口统计处人士向界面新闻介绍,安徽省一直是人口流出大省,但近些年出现人口回流,导致常住人口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一些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近期深圳不少商品房的价格正在下降,而且房子的供应量却在不断增加,根据深圳‘十四五’规划,深圳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未来深圳房源供应量非常充足,新房相比五年前甚至要增长40%~50%,且普遍将采取限地价、限房价的模式。”李宇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一直以来,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保障住房主要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深圳则是采取人才房和安居房制度,此次深圳的改变,有向这些城市看齐的意味。”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钱希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