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仓方向曝光!他们的“口味”大变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7 01:19:13

  近期,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购等事项披露了最新的流通股东情况。

  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外资机构加仓A股资产时,出现了向工业制造、医药医疗、新型消费等领域中的“新质资产”聚集的迹象。对比发现,外资机构对部分个股公司的加仓动作有“大手笔、高强度”的特征,即在短时间内就快速提升了持股数量。

  最新持仓曝光

  在最新披露的外资机构持股情况中,高盛、花旗等外资机构的加仓动作被陆续曝光。

  具体来看,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自二季度以来,加仓了多家上市公司,其对部分公司的持股为二季度以来大手笔新进。公开资料显示,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国外法人单位。

  花旗的最新动作,则同样在 克劳斯的最新股东名单中被曝光。公告显示,截至5月17日,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LIMITED(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28.37万股,持股比例为0.46%。同样,该机构并未在公司一季报和2023年年报中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新布局有新口味

  观察发现,上述外资机构加仓的个股标的,有不少看点。

  资料显示,特一药业为集医药研发、制药工业、医药商业为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塞力医疗则是一家以医疗集约化业务与运营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公司表示,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的增加以及全民健康意识持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塞力医疗瞄准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及体外诊断(IVD)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继续聚焦并围绕“智慧医疗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平台”的战略发展规划。克劳斯则主要从事化工机器、化学工程及设备、材料及腐蚀、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在线分析仪表、放射性检测仪表及环保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和推广应用工作。此外,红豆股份、杉杉股份等等,都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建立了相应的竞争优势。

  如果把观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则可以看到外资机构看好A股市场、加仓A股资产的更大的“图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共有51家外资机构现身744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榜,共计持有87.44亿股,期末持仓市值达1162.39亿元,新进个股数量约为568只(剔除重复项)。从外资机构持股市值来看,新加坡华侨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阿布达比投资局位居前三,分别持有257.04亿元、150.69亿元、112.89亿元的总市值;按外资机构持仓数量来看,位居前三的是巴克莱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329只、174只、113只个股。行业方面,整体来看,一季度外资机构对金融、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等板块的加仓力度较大。

  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外资机构的口味发生了变化。

  “对外资来讲,近期的布局,一方面是总体的资产配置方向的调整,另一方面是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反映在具体的布局上,一是加大对A股资产的投资,二是具体的资产选择上,寻找新的投资模式,目前外资在A股和港股上的投资来看,新质资产成为其关注重点。”有公募机构投资总监表示。

  “新质资产是市场仍然在摸索的发展方向,但显然,这一方向也影响了外资的投资喜好。目前,大量外资机构都在寻找其中可能的机会。”有外资私募投资经理表示。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当大规模疫情到来,有足够的ICU容量是一个基本的需求,“我们曾经做过测算,一个城市ICU冗余度至少要保持在40%左右,才能基本应对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带来的重症风险,而且,这些ICU床位还不仅是为了收治新冠患者,还包括其他普通医疗行为。”他指出,以中国目前的水平,ICU在床位中的占比达10%是一个相对较高目标,而且全国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多数地方这一比例不足5%。

  据刘某的妻子回忆,1998年7月的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老公刘先生打过来的,让她送7万元钱到同济桥畔的皇家歌舞厅。她以为刘先生是和其他女人勾搭,被女人的老公或是男朋友勒索上了,便取了钱打车到皇家歌舞厅。在这里她见到了劳荣枝,第一感觉就是觉得她年轻漂亮。两人乘坐出租车到了一个小木屋,刘某的妻子见到屋里绑在凳子上的丈夫,旁边就是法子英。

  转运时间也是不固定的,追阳队员们只能听从转运隔离点的安排,提前通知需要隔离的人员,24小时待命。确诊之后不愿意被拉走隔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可能有些群众对于病毒的认识不到位吧,有想逃避的,有想居家隔离的,这时候没有办法,只能耐心沟通。”

  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记者注意到,不仅是河南,蔬菜滞销现象在甘肃、山东、河北等地也有出现。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宣布陆续解封符合条件的高风险区域363个,广州、昆明等地也发布了解除一些地方临时管控区的公告。各地在封控管理中积极落实“快封快解、应解尽解”要求,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2年10月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预测团队对2022/23年冬春欧亚的天气进行了会商和研判,虽然整体结论是欧亚中高纬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偏暖,但是也重点强调了要积极防范阶段性极寒天气的爆发。

陆毅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