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江西永修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0 08:52:03

  中新网江西永修11月21日电  题:“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江西永修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作者 卢梦梦

  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恒普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只见一头头肉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秸秆原料易得,制作简单,而且制作好可以长期保存,不易发霉变质,就像是给牛做的罐头一样,随取随喂、打开即食,十分方便。农场目前有100多头肉牛,秸秆饲料化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成本。”该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凤英说。

  在戴凤英看来,开展秸秆离田收集、推进秸秆饲料化高价值利用,不仅有效扩大牛羊等草食动物饲料来源,还能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价值,实现种植户和养殖户双赢的局面。

  今年秋收,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山集团果林公司东新农场支部书记丁祖庆种植的2000余亩中稻全部实现了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机械化收割,水稻脱粒的同时,还能把秸秆粉碎、深耕还田,紧接着就能种植油菜,不仅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节约了农时。”丁祖庆说,近年来,秸秆还田让当地农户尝到了“甜头”,今年水稻测产结果比去年亩产增加了100多斤。

  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永修县还积极推广秸秆打包离田技术,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永修县江上乡,江上秸秆收储中心负责人万方明正开着秸秆捡拾打捆机在稻田里捡收秸秆。随着机器匀速前进,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吞”进去 ,随后再压实成捆从机器尾部“吐”出来;工人们则忙着把成捆的秸秆装车运回收储中心进行储存或出售。

  “过去,为了保障牛羊的冬季‘口粮’,我们都是到外地收购花生秧和小麦秸秆做成饲料,成本比较高。如今就近收储水稻秸秆,最多的时候能节约一半成本。”万方明说,随着全县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他在了解相关政策、技术后,先后购买了5台秸秆捡拾机。“目前我们中心所收储的秸秆主要是供应周边的养殖户,有效解决了秸秆离田和利用的季节性矛盾。”万方明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永修县从秸秆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入手,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年,全县秸秆利用总量预计达19.88万吨,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01%,秸秆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完)

  从王玲家人居住的团结小区往东走一公里,是另一临水小区水尚仁佳,该小区的居民谢勇回忆,7月31日小区车库塌陷后,形成了一个大概100多平米的口子,有四五米深。

  在第二产业之中,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较快,总产值达8385.4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值分别增长69.8%、57.8%和33.1%,且高于其他的制造业增长。

  2日傍晚6时,城叔终于拨通了洋泗庄村村支书任保健的电话,对方信号断断续续的,只听见他说:“现在水太大了,我们救援进不去,人员还在陆续转移过程中。”

  镇上把一些小学设置成了安置点,为避难民众提供食宿。转移出来的人,大多都在安置点,没有转移出来的,还在房顶或者某个高地等待救援。

  8月2日晚中图网就已开始自救复产。中图网官方表示,由于库区水位近3米,库房一层已淹,二、三层的书也会受到影响,预计至少80%的书将会报废。320万册书、三亿码洋灰飞烟灭。中图网官方微博在公告中说,“待洪水退去,我们还剩下什么书可卖,是否全都要重新采购,我们现在也有点茫然。这是中图网25年来遭遇的最具毁灭性的损失和打击。”

  “人都在,一切都会好的。”中图网在推文中说,“不仅仅是愿意帮我们的人都在,同时也是热爱纸质书的人都在,我们能共享的那个明天就还在。”

杨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