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建立健全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5 09:32:46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会上表示,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国家药监局注重强化智慧监管。在全链条加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规定对集采中选药品赋予药品追溯码,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该项工作国家药监局正在和国家医保局一起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确保集采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

  针对“如何保证集采品种能做到降价不降质”这一问题,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集采中选产品的降价空间主要来源于企业营销成本的节约。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企业货款,并通过医保基金预付政策予以支持,有效解决原来回款周期特别长问题,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成本。

  黄华波称,为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量,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设定质量入围门槛、建立质量监管的协同机制以及开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目前第三期的临床疗效和真实世界研究正在开展当中,覆盖第4、5批集采的20多个品种,研究成果将陆续发布。此前两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中选仿制药 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是等效的,说明国产仿制药的质量整体上经受了考验。

  国家药监局持续加强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黄果介绍,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国家药监局强调实行监管全覆盖。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医疗器械,实行生产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100%“全覆盖”。此外,国家药监局注重强化智慧监管。一方面,在全链条加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规定对集采中选药品赋予药品追溯码,它就像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这项工作国家药监局正在和国家医保局一起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另一方面,在一些重点领域,推进药品生产信息化转型升级。

  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不断改进,创新药支持性政策不断完善。黄果介绍,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国家药监局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以罕见病治疗药物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国家药监局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黄果称,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和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工作,力争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的“加速度”,服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江钰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2月3日电(钱晨菲)3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近日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合作备忘录,支持浙江建设数字乡村引领区。

  今年春节,为什么“一冷一热”火了?

  在吴洁良和班组的共同努力下,自农历正月初七以来,杭州北车辆段已累计检查1604条轮轴,实现轮轴“零故障”交验,确保往来货物平安抵达千家万户。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2月3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3日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香港在抗日战争中向世界展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这样的爱国情操需要薪火相传。

 <strong>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strong>

  此外,浙江还在绿色农业上重点着墨,生态底色越擦越亮。2022年,该省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化肥农药实现连续8年减量,建成首批低碳生态农场250家。实施绿色农田项目24个、面积6.1万亩,建成省级以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1309家、示范县35个。累计培育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达275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高出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

刘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