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消费持续火热 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3 03:34:35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周静圆)龙舟逐浪、粽叶飘香,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国潮非遗、传统手作、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解锁新玩法。

  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点燃“假日经济”的消费新活力。在重庆,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数百场以“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广东,佛山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 城”;在福建泉州等地,民俗踩街、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端午节假期,吃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仪式感”担当。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不断丰富的粽子吃法和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小粽子正在成为大产业。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时间、空间广谱化大趋势发展,以及受礼品经济、文旅经济的带动,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各地城区及周边小镇成为假期短途游目的地。许多游客选择在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户外徒步、露营等项目受到青睐。

  “京津冀也有自己的‘阿勒泰’啦!”北京市民常女士说,考虑到端午节假期只有3天,她和朋友选择了去河北张家口的麻田岭风景区徒步,既能欣赏到美景也能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在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新中式游”的好去处。在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这股“新中式”出游热潮。在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春节假期,宁波市镇海、海曙、江北、奉化等地也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宋韵文化活动。宁波帮博物馆推出的宋韵活动新春特辑,吸引了不少市民去打卡。其中,“捶草印花”染印技艺体验活动最受欢迎。平铺一张白棉布,用棒槌细细捶打,直到花叶的汁液渗出,显现白底绿花的图案……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聚在一起,认真聆听指导老师讲解“捶草印花”染印技艺的历史由来和制作方法。讲解一结束,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挑选心仪的花叶,摆出各种形状,跟老师一起将植物拓印到白棉布上。

<strong>  陈京炜:</strong>电竞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可以分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主要集中在游戏研发;中游包括赛事组织、运营和导编播;下游直接面向受众,包括竞技员、俱乐部、解说等。虽然不同学校对培养方向和细分领域的选择会有所侧重,但都集中在培养上游和中游的电竞专业人才上,倾向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贵州,覆盖全省各地的19.38万名护林员,成为绿色守护神。贵州还高位推动林长制,五级林长达46913人。2022年,各级林长开展巡林巡查达72万人次,督办解决涉林问题2083个。

  “招聘入职后,员工将享受到休假政策、社会保险、培训学习、后勤保障、员工活动等各种福利待遇。”曹周在直播中向线上求职者发出热情邀约。

  “但从长期来看,在新发展阶段,经济稳定持续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于私人部门投资,即通过加大民间投资,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新兴科技创新,进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从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田轩称。

  截至目前,今年春运该团队共计发现隐患48处,组织现场班组精准应急处置影响行车隐患11起,全力保障了旅客出行的安全畅通。

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