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寓神 形神兼备 ——对龙年春晚“形神”的美学探析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24 13:46:0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融合,是近年总台春晚的一大亮点。龙年春晚的节目和设计体现出悠久文明的深厚底蕴。龙年春晚在“形”上有创意,做到了“形之本”与“形之美”的创造与转化。

  今年,总台特邀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设计《年锦图》,优美典雅、别具韵味。创演秀《年锦》通过歌曲+虚拟合成技术,展现东方美学的魅力。

  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新的内涵,是今年春晚对“形”的创新。

  从去年春晚的《锦绣》《碇步桥》到今年的《锦鲤》《咏春》,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这些作品中,“形”与“美”彼此呼应,构建出整体性的协调感,从意蕴、形态、技巧等多个层面继承弘扬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非常重视造型,在很早就讲究“是而非是”,即“形似”与“神似”问题。魏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的美学命题;清代石涛认为,“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形神兼备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这个视角出发,歌曲《龙》可谓今年春晚的点题之作,“我们都是龙”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自信,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昂扬斗志,唱出了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气神。

  为营造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春晚着力打造具有情感浓度、时代记忆的作品,在“形”与“神”的交织中,创造出与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共情共鸣,让观众从心底激发出“明天会更 好”的信心与开拓创新、拼搏奉献的动力。

  (作者吕帆为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strong>“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strong>

  <strong>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副局长 刘兴瑛:</strong>进入人家的市场,你要按照人家的市场标准化来做。我们就用粤桂帮扶资金,将近80万元,对冷链中心鸡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以后我们有几家企业来使用。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实现了IPC全流程智能控制,装置报警率降低80%,主操一个班次调节次数减少70%,员工有更多精力转向对装置运行状态的预判并提前干预。”炼油厂芳烃生产部副主任夏刚告诉记者,“让生产更平稳,就是我们最大的新年愿望。”

  在浙江省德清县育才学校,开学前,一场主题为“心晴集市相伴成长”的活动正热闹进行中。老师们将活动区域划分为“心晴释放”“心晴涂鸦”“伙伴同行”等板块,通过涂鸦画画、足球运动、跳长绳等方式,让回归校园的同学们消除陌生、缓解压力、获取能量。

  “男性角色在日常体现出来的是力量感,这一点是妈妈无法给予的。而这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很重要。”风老师说。

  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如何?据攀枝花市政府此前发布的消息,比较政策实施前一年的数据,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当地二孩出生增长5.58%,三孩出生增长168.4%。在国家政策鼓励、地方生育补贴和服务保障政策推动下,人们的生育积极性确有一定提高。杨先生说,政策出台后的一年多里,多名有意向生二孩的同事陆续怀孕、生娃。他同时坦承,近期没有生育三孩的意愿。

陈均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