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守法市场主体“无事不扰” 上海持续优化人社监管措施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6 19:13:45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近年来,上海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持续优化人社监管措施,积极探索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人社部门持续畅通劳动者维权的举报投诉途径,推动劳动解纷“一件事”改革,深化监察仲裁一口受理,实行24小时*365天的全天候全时段接受举报投诉,方便劳动者第一时间反映维权诉求。对于劳动者的维权诉求,人社执法部门依法快速查处;另一方面,对查实的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人社执法部门予以严厉打击,全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人社领域对市场主体的主动监管措施,让市场主体“专心经营、后顾无忧”。

  2018年,上海市人社局制定了《上海市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及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市场主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等级评价,并根据不同诚信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不纳入人社执法部门主动监察范围。据此,每年有 超万户“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可以享受此政策优惠。

  2024年,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人社执法部门再次优化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措施,扩大了“双随机”抽查免查范围,将原先仅对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免查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无违法记录企业(有举报投诉、转交办等线索除外)。

  此后,人社执法“双随机”抽查范围限缩为有历史违法记录的企业,特别是严重或多次违法记录的企业。经此调整后,被纳入人社执法“双随机”抽查范围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下降,切实提升了人社主动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精准治理实现对市场主体“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免罚清单制度,是指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制度,包括首违轻罚、首违不罚等一系列举措。清单的核心在于行政处罚裁量中“不予处罚情形”的具体化、明确化,按照宽严相济的思路,坚持过罚相当和综合裁量的原则,引导企业“初”错即改,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实现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值得关注的是,免罚不等于“免责”。免罚的前提是企业存在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且无主观故意,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人社执法部门将继续扩大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内容,探索出台长三角区域人社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

  但这让王福来变得不安。

  除绿色供能外,天津港还在港区范围内打造了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174个监测点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对港区污染源进行实时预警,助力码头低碳环保运营。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负责人王宏鹤表示,从客户群体看,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比如基金投资者往往能够承受一定的波动,同一个客户在不同年龄阶段风险偏好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养老金融需求的形成和转化可能是收益、风险、期限和流动性之间的平衡。这也给各类金融机构和产品留出了比较大的空间,完全可以实现差异化定位发展。

  同时,通过优化平台尺度、增设高效的阻尼结构等技术创新,浮式平台在极端台风作用下倾角不超过10度,有效避免风机叶片被海浪破坏,具备抗最大17级以上超强台风能力,能在84米/秒的风速下保障风机安全。

  64岁的河南平顶山人杨红丽,2008年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孩子,前两年丈夫也去世了。

  此外,自2023年2月1日起,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类地区每月1890元,二类地区每月1760元,三类地区每月166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每小时19.60元;二类地区每小时18.30元;三类地区每小时17.20元。

童宜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