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拐点!“券商一哥”重磅发声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5 21:17:23

  中信证券认为,2024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内生动能结构及增长极转换,这一过程料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预计年内有两次降息及一次降准落地。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建议把握战略窗口迎接大拐点,配置重心从红利低波逐步转向绩优成长。

  中国经济内在韧性强劲

  年内或有两次降息及一次降准落地

  中信证券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

  中信证券党委委员、经营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朱烨辛表示,中国经济内在韧性强劲,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朱烨辛表示,今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迅猛,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走俏海外。技术攻关上,航空发动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创新上,国产大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未来产业培育上,以新材料、创新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诞生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2024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内生动能结构及增长极转换,这一过程料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判断。

  明明表示,经济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和出口,即企业盈利改善、设备更新等政策支持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及低基数效应有望支撑下半年出口维持韧性。经济增长极转换及动能持续恢复过程中,2024年有望完成5%的经济增长目标。

  财政政策方面,明明预计,下半年随着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速,财政支出或将进一步加快。

  货币政策方面,明明表示,下半年政策债券发行高峰阶段,央行或通过降准和OMO(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操作对冲流动性影响;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渐次开启降息,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降成本和宽信用目标下,政策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下降、LPR下行仍将持续;预计年内有两次降息及一次降准落地,央行买卖国债也将适时落地。

  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中

  投资端将取代融资端成为政策重心

  今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正式发布。在朱烨辛看来,一个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一是上市公司质量将明显提高。二是市场稳定性将明显增强。三是资本市场监管将更趋严格。

  朱烨辛表示,在新“国九条”发布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更加强调以投资者为本,开启全新阶段。在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改革中,投资端将取代融资端成为政策重心。投资者的获得感将明显增强,市场生态将得到根本改善。

  A股下半年

  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起点

  对于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后市研判,中信证券发表了较为乐观的观点。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判断,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

  秦培景表示,此前压制A股表现的三大叙事都将迎来重大拐点:一是“先立后破”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高质量发展下企业将淡化规模,重视盈利,避免恶性竞争;二是新“国九条”重新定位市场投融资功能,以投资者为本重塑市场生态,提高A股回报预期;三是中国的战略主动性逐渐增强,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三类信号逐步验证,A股下半年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秦培景说,政策信号方面,聚焦改革优先落地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经济新动能;价格信号方面,新旧动能平稳切换下,重点观察核心城市房价企稳与控产保价效果;外部信号方面,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逐渐衰弱。

  秦培景预计,本轮行情将呈现三大特征:

  行情逻辑上,市场将从预期修复驱动转向现实验证驱动。首先,本轮活跃资金加仓进入下半场;其次,权益估值已有明显修复;最后,市场主驱动已从预期改善切换至现实验证,预计在一季报盈利筑底之后,2024年A股盈利将呈现缓慢修复态势,预计全年盈利同比增速(中证800口径)将从2023年的-2%回升至1%。

  行情催化上,三季度将进入信号观察期,政策效果决定节奏、盈利修复决定趋势、外部因素决定空间。

  行情主线上,建议积极把握战略窗口,配置重心逐步从红利低波策略转向绩优成长风格。A股下一阶段的投资范式将是:淡化规模、重视盈利,从景气投资的PEG框架转向自由现金流增长溢价,以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回报率的阶段。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上述有关陈树隆的展览展板提到与陈树隆案相关的最新细节:任芜湖市市长时违规动用2.2亿财政资金炒股;任芜湖市委书记时利用内幕信息获利4400余万元;任省委常委时将收受的8000万元用于投资信托产品获利6亿元,将收受的7800余万元入股某公司,并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该公司上市。

  陈弘认为,相信澳洲龙虾很快会恢复对中国出口。但陈弘指出,虽然澳洲龙虾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但目前仍然面临着来自印尼、新西兰和越南的竞争。另外,澳洲龙虾贸易恢复需要澳方在入境检疫等方面与中方进行紧密合作。

  “中国外交部长呼吁与菲律宾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22日,应邀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外长马纳罗分别举行会面。秦刚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中,一个健康稳定的中菲关系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这是秦刚就任外长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恰逢菲律宾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之际。22日,美国和菲律宾还宣布,菲总统马科斯将于5月1日访问美国。近来,美菲之间针对南海和台海的一些军事动作显然与此有关。

  今年就此发声的美国高官,轮到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唐纳德•卢。这位美籍华裔官员,和印度渊源颇深,他曾在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

  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

  黄奇帆进一步表示,这三者叠加在一起将产生三方面的红利。一是“规模经济”的成本摊薄效应。能够大幅摊薄成本,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力场”效应。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供给和需求互促共生现象将会十分显著,需求端在不断更新升级,吸引“供给”;供给端也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三是“大海效应”。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超大规模市场可以让本国经济具有更大的内循环余地,具有更强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林怡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