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院发布五起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6 18:18:14

  中新网西宁6月5日电(祁增蓓)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五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恢复性司法机制等多个类型,包含对矿产资源、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等生态资源的保护。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重要产流地,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才旦卓玛介绍,近年来,青海法院充分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持续探索环境司法保护新模式,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的严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0年6月8日,继三江源生态法庭之后,青海省第二个生态法庭——祁连山生态法庭挂牌成立。该法庭以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为核心,采取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重点对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行为进行打击,填补了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空白。

  当日,发布的典型案例中,马某某和苏某某非法买卖枪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系祁连山生态法庭挂牌后的首例环境资源案件,案件的审理敲响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司法保护“第一槌”。

  被告人马某某、苏某某利用非法买卖的枪支非法猎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岩羊,一审法院在准确定罪量刑的基础上,判处被告人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充分展现了青海法院顺应生态发展,满足生态司法需求的决心与信心,对于祁连山保护区的民众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增强了民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为加大祁连山资源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才旦卓玛表示,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提升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案例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司法协作机制,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效能,为筑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安全屏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

  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福建省福州市

  2022年,我国共出现3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数量较近年均值偏少。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季,强对流天气引发风雹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风雹灾害全年损失的73%和69%。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青海、四川等地雷击事件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总体上,2022年风雹灾害较常年偏轻,共造成930.6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88人,直接经济损失166.7亿元。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呼吁台湾学子正确看待两岸关系和台湾历史,多角度、全方位综合了解大陆。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台湾教师陈文成则希望,未来举办更多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交流项目,共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成为各地引领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也将成为地方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例如,上海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武汉市提出推动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产业加速成长,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人群普遍“阳康”后,楼市看放量、交易量正迎来一波补涨,上海甚至已有楼盘出现客户排长队参观样板间的场面。

邱伟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