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发《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 助力全球减碳目标实现

来源: 南风窗
2024-05-30 23:47:06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份以消费端视角研究碳排放的专项报告——《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5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将助力全球减碳目标的实现。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在长期积累和最新研究基础上共同编撰完成。

  基于专家团队消费端视角的全球碳排放研究最新结果,该报告通过分析1990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的演变特征,评估了典型产品的贸易碳转移效应。同时,提出对全球碳排放从消费端视角核算的一系列新认识,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科学院当天在上海举行《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解读报告并呼吁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法学和数据质量,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更好地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研究员介绍说,基于消费端的碳核算着眼于消费行为所引发的碳排放,能够全面核算不同地域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刻画经济活动中的碳足迹,评估不同消费主体所引发的碳排放动态,更有利于明晰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归属,更好地践行公平正义。

  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0-2019年间,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地区生产端碳排放始终大于消费端碳排放,差值从1990年的14.7亿吨逐渐扩大到2019年的41.7亿吨。

  该研究报告还显示,1990-2019年间,中国消费端碳排放始终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0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8.0亿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83.3%,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2021年,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指出,全球减碳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要靠各国携手共进。该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消费端核算方法学研究,扩展研究产品的覆盖度,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口径碳计量技术体系,以期获得更加深入、精确和全面的核算结果,切实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碳责任,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共同应对人类挑战。

  针对消费端碳排放的未来研究和发布规划,魏伟表示,一是面向国际同行开放合作,广泛吸纳国外相关领域科学家和团队参与合作研究;二是进一步优化核算方法,融入包括各种碳源、碳汇在内的更多相关因素,开展全面、深入研究;三是为后续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口径碳排放数 据库夯实基础。未来将根据研究进展,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研究报告形式适时公开发布。(完)

  长三角铁路持续迎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铁路部门提醒,近期返岗复工客流集中,各地市内交通运输压力增大,有出行计划的旅客可适当提前出门,为前往火车站、进站安检等环节预留合理时间。(央视新闻客户端)

  澎湃新闻注意到,面对所谓“不婚生子”的言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指出,《办法》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生孕”人群的权益,其进行生育登记后就享有一系列妇幼保健的服务。“生育登记就是一项纯粹的管理生育人口的工作”,涉及伦理、法律的讨论是另外的问题。

  当日,2023年安徽省区域劳务用工对接专场招聘会在该省淮南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来自安徽省淮南、合肥、芜湖、马鞍山4市102家重点企业提供生产制造、医药卫生、电子科技、金融服务等就业岗位2.3万余个,强化区域劳务对接,吸引安徽省外返乡农民工在省内就近就地就业。

  <strong>深圳平均薪资过万元</strong>

  <strong>不得违规限制证券投资者销户</strong>

  “2023年我们结合广东实际,以跨域通办、终端通用、数据通达、互动通畅‘四通’为着力点,推出首批17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后续还将分批推出一系列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广东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潘启平介绍。

周佳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