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光伏企业竞逐行业前沿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3 06:52:56

  中新社嘉兴5月31日电 (王梦瑶)各式机械臂上下挥舞,自动驾驶的AGV(自动导向车)穿梭在画着黄线的专门通道中,一片片光伏组件在产线上生产、加工、挪运,偌大的厂房里只零星分散着几个工人……

  日前,中新社记者来到隆基绿能位于浙江嘉兴的光伏基地,该基地是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遴选,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领先水平。

  在这里,每16秒就有一块光伏组件下线,工厂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科技助力下,工厂产品的品质可靠性提升了4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 84%,基地整体单位能耗降低20%。

  中国光伏行业领跑全球。新能源行业研究机构InfoLink近期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行榜前十企业榜单中,九位被中国企业占据,仅第十位为美国企业First Solar。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将继续主导全球光伏产能存量与增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建设领先制造工厂外,中国光伏企业也在探索技术前沿。研发能力是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池决定发电效率和成本,是光伏产品的关键器件。

  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委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对中新社表示,晶硅电池N型技术作为光伏行业下一代技术,目前大致形成了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光伏电池)、HJT(异质结光伏电池)和叠加BC(背接触光伏电池)三大技术路径。

  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TOPCon电池的名义产能已达到560GW(吉瓦),HJT和BC电池的产能则分别为45GW和48GW。

  吕锦标介绍,TOPCon产线设备投资低、工艺成熟、批次良率高,因而成为当前主流。BC技术工艺难关仍待突破,成本较高,但光电转化效率也最高。

  据最新数据,隆基绿能的BC技术已实现27.3%的电池转换效率,创造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世界纪录。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曾表示,BC技术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十年将实现更快发展。

  与国外相比,晶硅电池技术方面中国可谓“独霸”,吕锦标表示,目前美国First Solar采用的是薄膜太阳能技术,转化效率低,成本是中国晶体硅光伏的两倍。

  First Solar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8.31亿美元,其中有约6.6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补贴,占比高达80%;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37亿美元,政府补贴2.81亿美元,也即若无政府补贴,该公司一季度将亏损4400万美元。

  现在,王巍有了更大的推动力。以前他觉得有些项目现场他不必去,但地方考古单位跟他说,你来了市里领导就得来,地方政府才会重视。中国考古项目绝大多数由地方考古机构负责,人手与资金多寡取决于当地政府。他想想也是,他是社科院学部委员,也当了十年全国人大代表,确实能起些作用。每次见到地方领导,他都要详细提醒遗址的价值,希望对方倾斜些资源。给地方作讲座时,他会特意加上几页展示当地考古项目的幻灯片,不为拉近关系,而是为了提醒注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8日电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8日消息,最近,制氧机的抢购热潮引起了社会关注。这种能够承担居家供氧、降低“沉默性缺氧”的医疗器械,到底适合哪些人群?选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还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中国为弥合全球“免疫鸿沟”、推动团结抗疫作出重要贡献,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人士的广泛赞誉。反观个别国家,不仅本国抗疫不力,还大搞疫情污名化、病毒标签化、溯源政治化,肆意甩锅、推责,破坏全球团结抗疫。

  2022年11月30日、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召开座谈会,听取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8位专家及8位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发言。与会专家、代表交流了对防疫的认识和体会,对疫情防控措施提出意见建议。

  “北鸭南猪”,一则短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岭南特色美食烤乳猪与北京烤鸭并驾齐驱的尊贵地位。而两者的烹饪与赏味手法颇为类似:除了烤制,都考究火候,以确保外皮的色香风味。

  2017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是东方红睿华沪港深,当年收益率达到67.91%。2018年-2022年的五年间,该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21.97%、50.89%、42.20%、-8.92%、-24.65%,收益波动较大,只有2019年、2020年维持了不错收益,其余年份均告负。

谢馨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