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关键时刻 中德携手向“绿”而行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4 19:58:27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关键时刻 中德携手向“绿”而行

  中新社记者 刘亮

  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对话参会人员规格高,包括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以及来自中德双方10多个部门代表。

  此次对话正值近期中欧出现贸易摩擦。针对此次对话主基调,中国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就加强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重要共识,扎实推进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

  当天,中德双方相关部门就能效与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及中德双边气候合作、工业减碳和能源转型等重点议题进行对话交流,并宣布对话达成一系列成果。

  成果不仅包括中德相关部门达成系列合作计划和工作安排,涵盖能效工作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工业减碳工作组及能效提升示范项目,还包括中德双方启动绿色转型省州合作,国家发改委与德国相关部门共同支持江苏省与德国巴符州、四川省与德国北威州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苑生龙指出,江苏与四川是中国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代表性省份,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方面有丰富经验。推动德国联邦州与国内省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加强两国在科技、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协调与深度合作,更加充分发挥各类交流对话机制及合作平台作用职能,为推动绿色转型地方交流、产业合作及提升公众认知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德探索更多合作空间

  中德双方于1994年启动环保合作,如今两国合作不断深化,已从最初的人员交往和信息交流,拓展到政策法规、管理系统、环保产业和污染防治等多个实质性合作领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表示,中德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相互依存、互补性较强,如德国同样是制造业强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技术和经验对中国有重要启示作用。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技术等对德国同样具有吸引力。两国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探索绿色转型的道路。

  此次对话中德双方也对未来合作领域进行了展望。中方表示,愿与德方在能效和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工业减碳、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进一步挖掘合作空间。德方表示,愿与中方一道加强合作,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智能电网发展、零碳低碳产品生产等具体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空间。

  中德对话意义深远

  在欧盟拟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敏感时刻,此次中德对话意义深远。

  一方面,中方再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期待。如郑栅洁在会上强调,保护主义保护不了竞争力,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期待德方展现在欧盟内的领导力,做正确的事情。

  另一方面,德国作 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特殊时期访华也显关键。德方在会上表示,德中经济关系十分重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中国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德方支持中欧双方就相关问题开展讨论磋商。

  在陈凤英看来,德国在欧洲具有重要影响力,其政策和行动可在欧洲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因此,中德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不仅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影响。

  总的来看,4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向好因素累积增多。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积极恢复和扩大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源型省份陕西去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约34%,而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今年煤炭等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陕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2.45亿元,下降4.46%。

  中新经纬5月11日电 (王永乐)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3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的均值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0.4%,涨幅连续三个月下滑。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1日报道,法瑞尔在出发前表示,此次访华他将致力于“推动解决悬而未决的贸易障碍”,“大力提倡全面恢复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畅通无阻,涵盖所有行业。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也符合澳大利亚出口商和生产商的利益”。法瑞尔抵京后在机场停机坪向随行记者表示,他希望带着解决方案返回堪培拉,“没有什么比澳中两国之间牢固的贸易关系更能促进地区和平了”。他同时重申,在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贸易争端时,将优先考虑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怀进鹏强调,今年的高考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次高考,是实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做好今年高考工作意义重大。要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江苏2022年GDP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2023年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4.7%,比去年同期回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升1.9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增速稳步回升且回升幅度明显增大。(完)

蔡佩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