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团队完成全球首次跨洲际超远程人体手术直播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1 20:54:15

  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远距离、全程操控的超远程机器人手术,此次手术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讯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为全球医学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

  张旭表示,此次手术全程使用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机器人系统,结合我国5G+互联网专线现代通信技术,发挥远程手术系统低延时和高稳健性的优势,跨越了亚欧多个国家,真正实现了低延时、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跨洲际远程手术操作。作为远程外科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此次手术充分展示了我国远程手术系统在多种手术专科的应用能力和前景,标志着我国远程外科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

  CILR大会主席、文森佐·潘萨多罗泌尿肿瘤研究基金会主席维托·潘萨多罗对本次手术演示成功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和赞赏,他表示,前列腺癌根 治手术是当前泌尿外科难度较高的四级手术,手术技术复杂,风险较高。此次中国团队凭借高超的医学技术,结合中国自研的手术机器人和高稳定性远程通讯技术实现了跨洲际远程手术,充分解决了远程外科中网络延时和数据流压缩等棘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中国顶尖专家学者形象。

  作为远程手术的先驱者和倡导者,张旭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泌尿外科微创及机器人技术创新团队,先后将后腹腔镜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术机器人技术。目前,在与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合作研究探索远程外科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已辅助国内外专家完成了60余例远程手术探索,覆盖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科室,现已完成多项临床试验,手术成功率100%。

  近些年来,解放军总医院将远程外科手术的探索和应用作为重点方向之一,与相关单位合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张旭团队完成了100多例动物研究,确认了远程技术的安全、可靠。继而团队先后开展了小样本的人体探索研究、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探索,远程外科已进入成熟阶段。在此次手术前,解放军总医院团队通过大量器官模拟训练和动物研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开展了从罗马到北京、在延时环境下的全模拟手术演练,以确保手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张旭表示,远程外科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外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充分彰显了尊重生命的医学宗旨。成熟的远程外科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突破空间对手术实施的束缚,将优质医疗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远程网络和技术投射到偏远和欠发达地区,不仅能极大地帮助改善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偏远地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远程手术的教学与辅导,提升当地医疗队伍的技术经验,带动和提升各区域的医疗质量,助力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12月2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武汉文泓置业开发的龙湖天玺(原鼎秀红亭)项目现场,一些业主表示,龙湖天玺1、2、4号楼就是他们等了4年的新家。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抗原检测相关产品的出口额超过700亿元,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而今年年初,检测试剂1-3月出口货值均在140亿元-180亿元区间,出口额再创新高。

  “之后有人大肆宣传,称增强免疫力没有用,打疫苗反而适得其反。其实,不是这样的。”(详情&gt;&gt;<a href="https://news.sina.com.cn/w/2022-12-23/doc-imxxrymw1087004.shtml" target="_blank" title="金冬雁:新冠病毒变异率比流感低多了,“全球疫情正在走向终结”">金冬雁:新冠病毒变异率比流感低多了,“全球疫情正在走向终结”</a>)1

  老孙今年64岁,从1986年世界杯就开始看球,从马拉多纳、马特乌斯到如今的姆巴佩、阿尔瓦雷斯,老孙都认识,也都知道,之所以不为彩民预测结果,是因为2014年世界杯时的一次风波。

  在乡镇医院,与这种返乡潮直接相关的体现,就是发热门诊就诊量快速增加。目前,来就诊的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当中,有些是自己有发热症状,一些是帮家里人取药;张雨茜接诊的老年人目前只有十来个。疫情刚刚在当地蔓延,尚未达到高峰。

  再难再辛苦也不能少了对患者的关爱。在虎坊桥居住的这位老人,今年79岁,她一个人来协和看病, 医护人员帮着老人家拿氧气瓶、找座位,老人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还要给她测一下血氧,才放心让她离开。

黄启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