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走进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 院长答疑解惑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4 13:40:26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22日电 (张杨彬)“自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千年间与中华文化不断融合,伊斯兰教中国化是历史必然,从未停止。”新疆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21日在回答外媒记者提问时说。

  当天,“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这里是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宗教方面其他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教育机构。来自十数个国家的外国媒体人参观了经学院课堂、图书馆、大小净室等,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还在经学院清真寺内与外国媒体人“坐而论道”。

  采访团一行走入一间教室,老师正在教授阿拉伯语课程。学生们书桌上摆放着《古兰经》《圣训基础讲义》《大学语文》《卧尔兹汇编》等教材,一位学生现场诵读《古兰经》,听者静默凝神,团中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记者们更是十分动容。

  据介绍,经学院课程由宗教知识类、文化历史类及宪法法律类等内容构成。每年举行统一的招生考试,有意愿的学生自愿报名,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一一解答了外媒记者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伊斯兰教中国化及反恐与去极端化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教和不信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阐释了何为宪法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并以自身经历为证。“我研究伊斯兰教已有43年——学了10年经文,当了10年依玛目、哈提甫,做了23年经学院正副院长,没有任何人对我的宗教信仰表示歧视或不尊重。”

  印度《教徒报》资深助理编辑拉迪卡·桑塔楠问,为何经学院学生要学习去极端化条例等内容?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表示,过去数十年间,一些极端和恐怖势力以宗教为幌子,制造危害公共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恐怖活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此十分痛恨。“我们教学生明辨是非。去极端化不是针对某个宗教或民族,只要有极端思想、从事分裂渗透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我们都要依法打击。”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还说,“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和平”,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中国的伊斯兰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的必然。“宗教没有国界,但教徒有祖国。一个好教徒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公民。”

  参访结束时,荷兰《忠诚报》记者褚红得知当天加拿大驻华使节也要前来参观经学院,她好奇询问,为何要接待一批批的参访者?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答道:“因为他们想来看嘛!更多人想了解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真实的状况,这是好事。他们来,我们就欢迎。”(完)

  在杭州从事自由职业的谢女士听闻儿子确诊抑郁症时,同样很震惊。但是她细细想来,其实孩子的问题早有预兆。

  而针对英超官方的指控,曼城于当地时间6日发布声明,表示俱乐部对此感到惊讶,特别是在已向英超联赛提供了广泛、大量且详尽的材料的情况下。曼城俱乐部称,欢迎独立委员会对此事进行审查,并期待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

  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欧盟司法和内政部长非正式会议期间,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发表会议声明表示,欧盟有必要与原籍国开展更有效的合作,减少非法移民并提高遣返率。声明称,欧盟应面向原籍国采取激励和限制措施,充分利用发展援助、贸易和外交等政策。欧盟成员国支持对不配合遣返的原籍国实施限制性签证措施。

  气象局位于缅因州的办公室表示,缅因州一边境小镇温度低至零下51摄氏度,已收到该地区发生“霜震”的报告。

  “五个一百”,写下的注定是中国故事中的精彩篇章。这份精彩,正是源自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回望过去一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0万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每一处场景都如此不平凡,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每一段故事都如此不寻常,汇聚了无数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让人们相信一往无前就能创造美好。

黄信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