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5-31 07:27:45

  红色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同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红色旅游还有助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红色旅游产业,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等多业态的融合,搞活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也要看到,发展红色旅游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产品结构多为静态的文物陈列与展示,比较单一,与生态游、休闲游、文化创意等业态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对此,应多措并举,通过丰富游玩体验方式,植入新场景、新业态,提供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一方面,凝练红色旅游主题,创新旅游推广方式。通过组织招募在校学生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旅行照片和视频,提升红色旅游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热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红色旅游。通过开展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红色文创大赛等设计活动,发现并引导更多专业创新型设计人才研究红色文旅产业。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利用红色 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优势,结合科技创新与红色旅游,丰富和增强旅游中的互动性、体验感。例如,声光电的有效结合可以革新传统的静态展览,加深游客对图片、展品等方面的记忆。打造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特色的住宿设施、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在年轻游客群中形成良好口碑,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人气指数,吸引更多“回头客”。(经济日报)

  服务消费呈现恢复态势。各地餐饮门店陆续恢复堂食,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冰雪消费持续升温,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青睐。跨省游、长途游需求明显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率和预订率持续走高。

  创新理念,满足多样需求。“这几天,忙到腰都直不起来。”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文采书屋·茶空间”负责人郁青话还没说完,泡泡屋里传来顾客下单的声音:“老板,来两份围炉煮茶套餐。”文采书屋·茶空间位于长乐路与平江府路交叉路口东侧,正在这里喝茶的市民游顺伊说:“他们家的泡泡屋造型独特,坐在里面喝茶很惬意。”

  未成年人创纪录

  陈佰山表示,林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已人工种植浆果经济林10.88万亩,阿尔山种植大果沙棘6.37万亩,预计2023年可实现产量5万吨;森林药材种植品种主要有金莲花、赤芍、返魂草、蒲公英、白鲜等,全林区种植规模1.92万亩;森林饮品目前开发有桦树汁饮品加工项目,试运行阶段月加工能力可达1000吨;食用菌种植是林区传统产业,2022年林区种植黑木耳55.91万袋,滑子菇等300万盘。

  麦考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政府一再拒绝我们长期以来的监察请求,并继续隐瞒与撤军有关的信息,这是荒谬和可耻的。”麦考尔称,如果拜登政府继续如此,该委员会将使用其拥有的权力,在必要时强制执行这些请求。(央视记者 刘旭)

  和许多乡邻一样,李国忠曾认为要多捕鱼多挣钱。“以前没有休渔期,乡亲们挣了钱,可水浑了,鱼少了,鸟也不来了。”李国忠叹息道。

黄秀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