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5 04:27:16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 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低氧稀土钢”研发成功,让盾构机主轴承研发驶入快车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2020年中科院启动“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科研团队联合40多家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协同攻关,仅用3年就突破了一级大型滚子精密加工技术。至此,从主轴承材料制备到成套设计精密加工均已完成,直径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也相继诞生。直径3米的主轴承,已在沈阳地铁工程中成功应用。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3/2926523775.jpg" alt="" />

  暴雪战网无法登陆后,#炉石传说#成为微博热搜第一,#网易发布致暴雪国服玩家告别信#、#再见守望先锋#、#暴雪#等相关词条也长时间停留在热搜榜上。

  多家餐饮企业春节不打烊,堂食预订量超预期。“街道,红了;年味,浓了”成为人们对兔年新春的普遍感受。

  暴雪还会影响通信设备,造成电话、网络不畅。只要手边报障电话一响,阿勒泰地区电信公司员工卡力哈尔·沙哈提就立即动身,驱车前往故障点,查看排障。卡力哈尔笑着说:“我不是在检修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去检修的路上。”他驾驶的这辆抢修车,5年时间里程数已达25万公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广州1月23日电 (记者 王坚)新一股冷空气于23日上午入粤,当日10时粤北清远的最低气温降至8.4℃,比22日同期降低5℃。截至12时30分,广东有60个市县发布了寒冷预警信号。

黎任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