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13 19:10:30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仅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更影响了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然而,大规模灭绝事件却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两者脱耦。

  宋海军团队开发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99个属、六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研究还 发现,菊石类、腕足类、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牙形石六个海洋生物类群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影响所致,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型对环境耐受阈值的差异。

  在办案中,对于主观恶性不大、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屯昌县检察院寓教育感化于办案之中,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从宽,实施精准帮教,为失足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铺就阳光之路。2019年以来,屯昌县检察院共依法不捕涉罪未成年人33人,不起诉29人。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就业17人、回归校园继续读书2人。

  众所周知,“美墨加协定”包含有所谓的“毒丸”条款,即:任何一方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时,应允许其他各方在发出6个月的通知后终止本协议,并以它们之间的协议(双边协议)来取而代之。显然,该项条款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歧视性色彩,而中国显然是其针对的最重要对象。

  滕芸还提出,山西省教育厅应结合该省中小学生特点,编制普法教育必修课本,包括校园暴力、防性侵、防意外、防交通事故、禁毒知识等内容;有计划对中小学生开展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监制 | 刘鑫 彭德全 席罗曦

  报道称,加州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之间设计和建造的供水系统已经老旧,难以收集、储存和输送水资源。创纪录的降雨量已让加州的农田处于饱和状态、河流决堤,并淹没城市,排水系统也不堪负荷,使得此前为旱灾所困的农民面对浸泡在水里的农田,一筹莫展。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15日电(记者 黄艳梅)一朵朵铁花在夜空中迎风绽放,流光溢彩,似“天女散花”……1月14日晚,正值中国北方传统的“小年夜”,在绚丽的非遗项目“打铁花”展演中,“南宁之夜”拉开帷幕正式开街。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