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2 05:05:12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 ,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题研究、中匈院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年轻的许雪高只有无限的热情和闯劲,却没有多少种地的经验。他承包了100多亩地,买来了农用机械,自己摸索着种植水稻。那时,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向村里老一辈请教,学习耕地的“套路”;一得空就跑到县农科所“缠着”农艺师,向他学习选种和灾害防治。插秧、除草、施肥,许雪高天天泡在田里,“晒得像黑炭”。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3/200769966.png" alt="" />

  <strong>“把当年殖民过的国家看成是新的砝码”</strong>

  2017年,青海省开发建设了集信息采集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青海省残疾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方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实时更新模式,手持终端采集率达100%。

  从踏上社区民警岗位的第一天起,于泉林就知道社区需要用真心换真心,作为社区民警,就必须从百姓角度出发,时刻为百姓利益着想,尽自己所能,为百姓服务。

  据了解,2022年是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图书评选会特别推出“年度致敬图书”作品两部,分别为《复兴文库(第一二三编)》《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本次双十佳图书评选共有四十四种图书入围,都是从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出版的新书精选出来,分古籍学术和大众人文两类,代表了书局多年耕耘的传统文化优势出版领域最新成果,也呈现出鲜明的与时俱进特色。

叶婷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