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快评】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5-26 01:58:45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这场座谈会,与会人士的范围很广,极具代表性。如企业代表中,人们看到了多位民企、外企代表的身影。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深入剖析改革痛点难点,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主题主线、方式方法等作出系统阐述,深刻回答了关于发展与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人民 领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厚情怀,必将鼓舞我们谋划和实施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大举措,以改革之力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进入新时代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攻坚克难、硕果累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坚定地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又要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高度,加强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日子。我们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征程推进改革的方法论,指引我们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改革效率,取得实绩实效。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革故鼎新、行稳致远,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央视评论员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党建引领与国家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科学建立党委统筹、上下贯通,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乡基层治理领导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清单,把制定和推进大规划、大工程、大发展与立足小社区、解决小问题、化解小矛盾统一起来。二是强化基层群众依法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即注重把畅通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与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培育基层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共精神、法治观念以及规则养成,引导其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特别是在推进基层自治制度与实践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三是完善微观治理的立法与执法。出台民法典,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公民个体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以及侵权责任等作出了明确翔实的规定。同时,确立了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独立法人资格等,极大推进了社会微观治理的依法有序发展。四是在具体方法运用上,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建立起激励相容机制、治理制衡机制、政策传导机制、应急救济机制等相互呼应的问题处置机制,极大提升了微观治理成效。

  除了用工数量有所增加,记者留意到,企业对用人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现在的一线工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流水线工人,也需要掌握一些技能水平。”上述负责人表示,不少制造业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这是顺应整个产业自动化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人力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1/11273371770846650381.jpg" alt="" />

  <strong>社会支持——</strong>

与古建筑艺术相得益彰。

  “我们聚焦农业机器人、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挖掘等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在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副总经理余立祥看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智慧农业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邱健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