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期信用债来了 机构称市场接受度有待观察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1 03:49:05

  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超长期信用债也来了。近日,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拟发行50年期中票,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该债券还在研究探讨以及与投资者沟通的阶段。

  今年3月份以来市场已经发行多期30年期限超长期信用债,但50年期的信用债并不多见,这也是非央企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信用债。截至6月20日,今年以来债市发行了13只30年期的超长期信用债,认购倍数在1.01~4倍之间。

  多位机构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对这只债券很关注。有分析认为,如果该只超长期城投债顺利发行,可能后续会有更多省份发行超长期城投债。在当前“资产荒”加剧的环境下,险资被认为是可能对此类超长期信用债感兴趣的资金类型。

  据了解,此前发行的中票期限大多在10年期以下,市场鲜见如此长期限的信用债,也正因为如此,“24锡产业MTN007”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发行该期超长期信用债的主体为城投公司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以来数据显示,此前城投公司仅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过一期30年期公司债,票面利率3.27%,认购倍数3.16倍。

  截至6月20日,今年3月以来,已有13只30年期信用债发行,发行主体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诚通控股集团、长江三峡集团、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以及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无锡产业发展集团等城投公司。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此前6月5日已发行一期30年期中期票据。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试水发行50年期超长期信用债可能是地方优质国企在‘资产荒’行情下的大胆尝试,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短期偿债压力、优化债务结构,也可借助当下“资产荒”行情下锁定长期融资成本,避免后续利率波动、债券供需等因素产生的发债成本抬升风险。若发行成功,预计将有更多地方的优质国企发行超长期信用债。”DM债券分析师董璐分析认为。

  近两年来随着“资产荒”持续演绎,信用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发债偿还此前的高成本融资 也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发行的30年期公司债“24渝富02”的募集说明书显示,发行人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含)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部分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有息债务,这些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的到期日在今年8月~12月。

  此前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已成功发行并于6月19日上市,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2.53%。部分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受到追捧。险资机构成为抢配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主力军”。

  “以前通常是交通、轨道企业发30年、50年期限这么长期的信用债,城投公司发行这么长期限债券并不常见,市场接受度还有待观察。”某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接受采访的多家机构表示会关注该债券,也有理财机构认为该债券期限太长了。“还是会有机构冲着收益相对较高去买,尤其险资现在也缺资产,35号文出台后,他们保债计划就少了很多。”一位评级公司人士认为。

  从银行间现券交易情况来看,2024年前23周保险公司是超长债的买入主力,理财、证券公司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则表现为净卖出。“保险机构的负债端较为稳定,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超长债配置需求。除此之外,基金公司及产品也是超长期信用债的重要购买力量。2023年基金公司及产品配置了863.52亿元的超长信用债。”天风证券上述研报称。

  “基金的久期确实在适当拉长,主要还是大家觉得利率下行的概率还是比较大,至少短期还不具备反转的条件。”上述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认为。

  债券期限越长通常价格波动风险越大,若不能持有到期,则中途交易可能要承受流动性风险和利率波动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这个券适合放在持有至到期科目,如果后面利率涨上来了,这个券的风险就会比较大。”上述评级公司人士称。

责任编辑:李桐

  二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要求,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纳入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依法依规实施行政许可,推行告知承诺、集成服务、一网通办等改革措施,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更好满足行政许可申请人办事需求。

  我国《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孩子或者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法官解释说,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是另一个独立的赠与行为,并不存在压岁钱之间的交换和折抵,所以,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的行为并不影响压岁钱的归属。

  夜晚的车站,气温骤降。随着列车前行,唐帅集中注意力目不转睛地瞭望着前方,口中呼出的气体,化为一缕白雾,被疾驰的列车吹开。

  随着“三支箭”落地,房地产利好政策全面释放,市场回暖,预测2023年精装渗透率将进一步回升,B端集采进入后半场,C端品牌建材需求有望明显复苏。

<strong>  《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摘要</strong>

  此外,所观测商圈有近一半的顾客来自外省市,在商圈停留4小时以上的人群,每天的人数都超过去年同期。显示更多人春节不再“宅家”,线下消费有所升温。

吕秀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