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2 09:34:45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 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闵行区消保委表示,不反对影院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但影院也应该明白“满足消费者基础观影需求”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底线”。如果一味地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与热情,终将反噬自身。此外,影院也应尽到充分告知义务,严格遵守明码标价,无论在线上或者线下,都应在显著位置,以显著形式公示3D眼镜相关服务及价格。

  中新财经注意到,此前也有多位网友表示自己遇到过此类情况,涉及到的智能锁品牌不一。其中,一位网友装修的新房还没入住,指纹锁防盗门便不知何故突然自动开启。

  “我们剧团一年有160多场惠民演出,开展近百场进校园活动。有戏演,有舞台,是演员们最高兴的事儿!”

  还有专家认为,应充分发挥平台引领商户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拉动更多消费。“根据春节消费复苏情况来看,2023年消费市场回暖是必然趋势。”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政策优化后,消费复苏都要经历“迅速反弹—反复波动—回归常态”的过程。近期,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有序恢复。跨城旅游、聚集性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得到释放,跨省游、异地游全面复苏。同时,线上消费活力持续旺盛。

<strong>  【相关】</strong>

  随着北川冷链保鲜储藏运输的不断完善,一大批土特产品搭上了冷链“快车”,让乡土山货成了“网红尖货”。

李宗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