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11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01 17:52:14

啪啪1000第8节决赛oeGq-9WuXdng693PHRMkgIYifC-纪念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11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举办

  中新社上海11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17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中外60余位专家学者从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维度出发,探索如何在当下更好地研究、传承和发展梅兰芳戏曲艺术体系。

  110年前,年仅19岁的梅兰芳首次应邀来沪演出,他在 上海这座大舞台上留下了翩若惊鸿、皎如明月的身影,展示了他的惊世才华、精湛技艺和人格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刘祯表示,梅兰芳壮丽而不平凡的人生、表演艺术体系的构建、其高光华彩与上海风云际会之间的关系,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总结,本次研讨会聚焦梅兰芳在上海、梅兰芳与上海,从地域空间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梅兰芳及其艺术文化,梅兰芳与海派文化,这也是梅学研究深化的表现。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平林宣和提出,梅兰芳1913年首次赴沪以后,陆续创演了一系列新编戏,1914年10月演出头一部时装新戏《孽海波澜》,1915年中秋节首演了古装新戏《嫦娥奔月》,这些新的尝试或多或少受到了上海剧坛的影响。1916年底,日本著名文人木下杢太郎在北京第一舞台观看梅兰芳演出后,在日本媒体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优点。1917年11月底,日本东京帝国剧场总经理大仓喜八郎在北京欣赏《天女散花》,从此1919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就正式开始筹划了。“梅兰芳从1913年到1919年的这些进展,可以说就是‘梅绽东方’的具体过程。”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聂伟说,梅兰芳主动吸收海派艺术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奠定了梅派艺术在京剧历史上的地位。海派艺术的创新和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的艺术准则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上海戏剧学院愿同上海大学共同推动戏曲艺术高质量健康发展。

  为纪念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110周年,梅兰芳纪念馆、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于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2月25日联合主办“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系列纪念活动,本次研讨会是系列活动重要的学术研讨环节。其间,还将举办纪念梅兰芳的特展、戏曲演出和专题讲座。(完)

月初开始,喀拉拉邦各地街头就已经出现大型足球明星海报,在该邦第三大城市科泽科德,一环状交叉路口也被装饰上了阿根廷和巴西队的应援横幅;

策划:杨子梦

自从2019年美洲杯半决赛输给老对手巴西队后,阿根廷队目前已经保持36场不败,包括2021年美洲杯战胜巴西队夺得冠军,距离意大利队37场不败的纪录只差一场,这也让阿根廷队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本届世界杯夺冠热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