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2 15:31:32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天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成功着陆月球,是嫦娥六号采样返回的关键一步。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一共分几步?我们一起了解。

  嫦娥六号在落月前,首先要进行组合体分离。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的四器组合体要先分离成两部分,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继续留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其实也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首先是精准的控制过程,然后是达到预定的一个轨道。

  不同于地球着陆,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通过降落伞风阻减速,因此着上组合体只能通过发动机的反推力来实现减速。下降到预定的轨道后,着上组合体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距离月面约15公里处开机,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直至到达预选着陆区上空,随后进行降落,整个下降过程大约需要经历15分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在15分钟之内,需要将探测器由相对月球1.6公里每秒这样一个速度,迅速降到0(公里每秒)的状态,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推进剂,基本上探测器的重量的一半,都要消耗在整个动力下降过程当中。

  着上组合体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还会自主控制进行粗避障和精避障,在距离月表高度大约100米后开始缓速下降,经过悬停避障后,关闭发动机,着上组合体自由落体,完成软着陆。

  落月落在哪 嫦娥六号怎么选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着陆月球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难度系数非常大。那么在这么复杂的过程中,嫦娥六号是怎么判断自己具体要着陆在哪的呢?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携带了许多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就像是探测器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通过光学、微波等方式自动判断具体的着陆地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通过各种敏感器,知道探测器与月球的相对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发动机控制探测器的姿态、减速来实现,最终达到指定的落点目标。

  降落的过程时间很短,着上组合体携带的燃料也有限,面对预选着陆区复杂的地形环境,需要快速灵活反应,因此地面的工作人员不会实时操作它具体降落到哪里,着上组合体会结合多种敏感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融合后,来自主判断具体的着陆位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它更多的是通过图像判断月球表面的一些坡度,以及坑、石块的分布情况,最终根据这些图像,然后选取一个比较优的落点。

责任编辑:张玉

  这一次,不少队员又经历了从联赛到国家队的无缝衔接。这种情况,或许很多球员已经习惯了。紧密赛程下,“疲劳”“伤病”似拦路虎一般,在过去2-3年时间里,一直与新一届中国男篮相伴。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加拿大在政治上缺乏独立性,在美国的压制下,要追随美国的“印太战略”,但加拿大的这个选择是非常错误的。吕祥说,将加拿大的未来发展全部系于美国身上,对加拿大而言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全球经济深度合作的现在,加拿大选择用充满敌意的观点来看待中国,最终将损害自身的利益。

  “地球2.0”项目是一个由中科院资助,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发起的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科学观测项目,葛健是项目的牵头人。项目计划发射一个到日-地拉格朗日L2点轨道处的、由6台凌星望远镜和1台微引力透镜望远镜载荷的科学卫星,并在持续4年中,凌星望远镜将凝视观测120万颗以上的类太阳恒星,并从其探测到的3万多个系外行星中,筛选出“另一个地球”,即“地球2.0”。

  另据彭博社16日报道,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宣称,该机构已向学术机构发布新版“反间谍指南”,“以阻止来自中国和其他地方为获取新兴技术学术研究成果而实施的间谍和黑客活动”。

  建信住房租赁基金筹备组组长、建信信托总裁 孙庆文:关于定价,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包括我们在大兴收购的生物医药园区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在园区面对许多企业进行了大量调研,从他们的需求,从市场的价格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收购这个项目,以租赁价格来确定收购价格,这样能够确保项目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基金的盈利,实现这只基金最终的商业可持续。

  欧洲天然气紧张,也可能导致重要的聚氨酯材料TDI、MDI产量短缺。2021年欧洲MDI产量约占全球23%,TDI产量约占全球24%,重要的生产企业包括巴斯夫等。受天然气供应紧张影响,欧洲MDI/TDI产量可能下降,导致价格上涨。

陈宜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