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国际通行证”:书“密文”刻虎纹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7 14:40:02

  中新网兰州6月6日电 (杨娜)被学者称之为“国际通行证”的元代符牌在当时可通行全国各地及蒙古四大汗国,域跨欧亚大陆。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八思巴文虎符圆牌(又称“八思巴文银字符牌”),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开所藏为数不多的“铁质银字圆牌”之一,该符牌因何价值被视为“镇馆之宝”?

  符牌最早是兵权及君权的象征。《史记·五帝》所记载“轩辕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里的“符”就是兵符。《说文解字》称其“分而相合”,也就是先将一整块符牌一分为二,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在一起以验真伪——现代汉语中的“符合”一词,也正渊源于此。

  秦汉以后,符牌逐渐衍生出节、虎符、竹使符等门类。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元代为巩固辽阔广大的疆域、促进交流、通达贸易,继承了古代行之有效的符牌制度并有所创新。元代符牌的种类很多,有金虎符、金符、银符、海清符和圆形虎符等数种,金虎符为万户佩用,银符为百户佩用。海清符是圆牌,质地有金、银、铁三种,它是元代前期有军国紧急大事时才能使用的符牌。后来改用圆虎符,有金、银两种,其区别在于遇军情的缓急而有所不同。

  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八思巴文银字符牌为铁铅等合金质地,通高18厘米,径长11.7厘米,重247克。文字为银质,两面镶嵌凸起的元朝官方文字八思巴文正体字五行,一正一反。这面银字圆牌虎符,是诸王公为军情急务遣使者,或朝廷军政急务遣使所用的信物。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永平近日接受采访表示,该馆收藏的八思巴文银字符牌保存十分完整,是文物工作者从兰州废金属仓库中征集所得,后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这枚符牌造型设计精巧,纹饰细密流畅,不仅是元朝制定符牌制度的实物证明,也让后世对元代金属手工业技术留下深刻印象。

  符牌为铁铅等合金质地,座顶有用于系绳佩带的椭圆形活环,系环牢固而灵活,这种在今日看来很普遍的活环,制作技艺在元代却“实属难得”。 此外,符牌上的文字和虎纹毛发都采用镀银技艺,制作工艺精细,正文字体规

  对于符牌上所书写的八思巴文,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员黎李介绍说,符牌上的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创建并推行的一种全新的官方文字。符牌中央嵌入的八思巴文字,经相关专家翻译,意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如不钦奉虔敬,治罪”。

  “忽必烈统治下的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庞杂,政令下达十分不便。”黎李说,基于此,忽必烈急需一种重新创制的蒙古文字,用于官方文书和符牌的使用,八思巴即以藏文字母为基符,研创出了八思巴文这种新的拼音文字。

  谈及八思巴文的使用,黎李说,据考证该文字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官方文书和符牌之上。在广大的民间社会,通行的仍是汉字。八思巴文仅供元朝官方使用了110年左右,符牌制度也随着元朝的覆灭逐渐被废弃了。元朝统治者并未强行推行使用此种文字,尊重各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互鉴共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细观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这枚八思巴文银字符牌,正、反两面均刻有虎头花纹,虎面正向,虎头鼓睛阔嘴,顶鬣上扬如火焰,颈毛卷如涡云,前爪勾利,十分威武。黎李说,早在上百万年前,虎就同中华先民生存在一起。因其特有的王者风范、华丽美感和不怒自威的震慑力,古人将虎的形象用于服饰、建筑装饰、饮食器具、文物艺术品等元素之中,用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黎李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是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们素仰虎的勇猛、威仪,因此古代帝王将相便利用虎的震慑力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人们塑虎为器的最初目的,就是借虎的威仪将王权与神权结合,以此象征政治权力。(完)

  林柳是一名“新东莞人”,她和同事们常常称佛山和东莞为大湾区“老三”“老四”。不久前佛山官宣全面放开限购,林柳在佛山的同事也迎来了一轮工作高峰,不仅看房、成交量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不少开发商也紧随热点涨价,有些楼盘每平米直涨2000多元。

  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介绍,该局自1月8日起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

  超1.6亿市场主体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经济的关键。要打好“组合拳”,为广大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下,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

  然而,医院里并不只是缺床,在急诊室的氧气管道接口已全被占用,有时要两个病人共用一个氧气接口。医院紧急搬来4个大氧气瓶与5个小氧气罐,“北大国际把所有可能的力量已经支援到急诊了,包括可移动的床、能调用的呼吸机、氧气罐。”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 朱华栋:我从医大概有30来年了,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个时候。病人量多,还有危重程度也超过平时。像在以往的话,一、二、三级占的比例平均平时的话也就是在50%左右。最近这几天我们监测到一、二、三级这些急诊的病人比例已经占到了75%,甚至80%,危重病人的比重高,可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再难再辛苦也不能少了对患者的关爱。在虎坊桥居住的这位老人,今年79岁,她一个人来协和看病, 医护人员帮着老人家拿氧气瓶、找座位,老人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还要给她测一下血氧,才放心让她离开。

马登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