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3 16:08:03

HDHDHD ╳ 20我々は場所とだいたいの時刻を打ち合わせc電話を切った。  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心互动体验区,市民群众不仅可以通过视听体验、知识测评、模拟提案履职等方式了解人民政协,还可以通过提案线索、民生实事选题、人民建议、社情民意征集等方式践行协商民主,为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建言献策。p7C1j-ntZ4CpQra9s3hNHLdgR-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

  近年来,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出新出彩,人文交流日益深入,两国正共同绘制发展合作“工笔画”。

  经贸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关丹市,记者坐上黄色的轨道车,行驶在已经铺设好的轨道上,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不时见到工人在轨道旁作业。

  这是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以下简称“马东铁”)项目。马东铁全长600多公里,设计客运列车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80公里,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将连接马来西亚的4个州,成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

  关丹港是马来西亚东海岸第一大港。马东铁建成后,中国等国家运抵关丹港的货物,可直接转道铁路运往马来西亚西海岸地区,有效节省货运时间。“马东铁的建成有望带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极大改善铁路沿线地区互联互通水平。”马东铁项目第十分部项目副总经理陈建说。

  “我们都非常期待马东铁能早日通车。”来自关丹的工料测量师娜迪拉告诉记者,目前从关丹到吉隆坡开车需要3个多小时,节假日堵车时甚至要七八个小时,项目通车后两地通勤时间将缩短到约两小时。

  在关丹,中马两国经贸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关丹港—北部湾港—中国川渝多式联运航线开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关丹分拨中心揭牌,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建设进程加快……最受关注的是马中关丹产业园,宽阔平整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办公楼、厂房、宿舍区,很难相信这里10多年前还是一片山丘、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截至今年3月,马中关丹产业园已完成土地开发约10平方公里,入园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400多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开发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人民币,带动关丹港年新增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益,马中关丹产业园、马东铁等马中合作旗舰项目持续推进落实。马中将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北部的丹戎马林市,坐落着马来西亚知名汽车品牌宝腾的生产工厂。2017年,中国吉利控股集团的入股,为宝腾汽车品牌带来了新活力。去年,宝腾汽车推出首款新能源车型X90,并宣布计划未来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产品。同时,中马双方将共同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共建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生态。

  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部长郑立慷表示,吉利控股集团的投资符合马政府制定的国家电动汽车发展策略框架,将推动实现到2040年电动汽车在该国汽车总销量中占比38%的目标。

  去年12月,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企业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马来西亚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的全面发展。同时,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加速马来西亚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是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的重点项目,旨在吸引电动汽车相关企业前来设厂,努力打造东盟市场的电动汽车及零部件供应中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经过中马共同努力,“数智港口”“绿色智慧电厂”“数智供应链”等项目正在不断落实。

  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告诉本报记者,下一阶段,马中合作将重点聚焦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这些合作将为马来西亚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人文教育交流不断深入

  位于雪兰莪州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大学在马来西亚的第一所分校,设有10个学院,现有在校生7500余人,已培养了4800多名毕业生,成为中马两国教育合作的旗舰项目。“中马两国作为友好近邻和全面战略伙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呈现出多元深入的趋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说。

  在该校中文系就读的黄于纮告诉记者,她今年参加了学校的春令营,到北京、厦门等中国城市,与当地大学生一起交流。“这些经历令我印象深刻。未来我期待从事与马中文化交 流有关的工作。”黄于纮说。

  在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校园,有一个数字工匠学院教学场地,面积约770平方米,办公、教学设备设施齐备。这是今年3月揭牌的中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它由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拉曼理工大学、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启迪之星(马来西亚)四方校企合作共建。

  工匠学院旨在融合中马职业教育智慧和科技创新力量,面向马来西亚学生、企业、社会人士以及东盟各国,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满足数字技术、电子信息以及制造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2024年至2026年,我们将举办3场东盟—中国技术技能邀请赛,开设30门培训课程,招收、培养数字商务领域的学历生300人以上,开展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并颁发相应培训证书。”拉曼理工大学副校长骆翠凤对工匠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工匠学院不久前还成立了数智中心作为其重要教学与实践基地,与来自中国的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合作,融合大数据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努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掌握数字化技术和精通管理业务的高层次复合型“数字工匠”。

  目前,中马大学的校际交往日益增多,高校学生互相赴对方国家开展学习交流,高校教师以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发表学术成果、互相访学等方式推动科研合作深入进行。“马中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将创造更辉煌的成果。”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章念生 刘 慧 张矜若

  吹响前进号角,让正能量踔厉团结奋斗之姿。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通过“五个一百”活动传递的自信自强、汇聚的磅礴伟力、筑牢的精神根基,让团结奋斗的底色更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又是新的一年,又是需要近拓远谋的一年,又是必须笃行不怠的一年。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建设者,“五个一百”活动正是回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满期望、引领人民前行的答卷,这场正能量的文化舞台也必将记录下更多感人至深的举动、逐梦不歇的事迹、彪炳史册的精彩。

  宁德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宁德籍海外乡亲达45.8万余人,遍布73个国家和地区。据官方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宁德的侨(港澳)资侨(港澳)属企业有150多家。不仅如此,与台湾一水相连的宁德,近年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台胞前来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2018年,上栈头村村“两委”商议,要建设项目让村子富起来,吴法林当即响应。面对上栈头村自然资源丰富但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他希望为家乡谋划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