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10周年:成青海生态保护缩影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9 23:19:36

  中新网西宁11月15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15日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委宣传部获悉,今年是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十周年。10年来,当地以科研监测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扎实推进资源保护、生态监测、科学研究、自然科普教育等融合发展。

  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在此前表示,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10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探索建成全省首个生态警务室、首批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通宝库、东峡、黑林河的源头地区,是西宁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总面积10.79万公顷,占大通县总面积的34.91%。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豹、白唇鹿、马麝等。该保护区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区域物种分布的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基地。

  同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青海省人口聚集区(西宁)的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表示,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这10年,是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保护、建设、发展的缩影,更是我们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体现,希望大通能守护好来之不易的保护成果,为全省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当好标杆、做好示范。

  中咨集团生态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吴裕鹏表示,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的重要组成,在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 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防止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的整体发力,相信在下一个10年,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

  “大通作为全省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和西宁最大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地位更加重要,维系全省北部和全市生态水系安全的生态功能更加坚实,筑牢西宁北部防风固沙天然屏障的生态支撑更加稳固,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北川大地徐徐展开。”刘波说。(完)

  <strong>春节假期三亚酒店预订火爆,网传“20万一晚”客房已售罄</strong>

  作为珍贵的一级保护鸟类,卷羽鹈鹕在整个东南亚仅150只左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卷羽鹈鹕们每年都会沿着漫长的迁徙路线,从蒙古国飞越千山万水,抵达罗源湾越冬。

  《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带病生存期,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

  <strong>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strong>

  当前,各地围绕服务“一老一小”惠民生、筹措改造资金稳投资、完善长效管理促发展等方面,持续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部门联动、条块协作、专业经营单位及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的氛围日渐浓厚。

  为促进脱贫民众增收,贵州加大稳岗就业力度,大力推广以工代赈,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减少190万。

邓淳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