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间烟火苦吟成戏——追念剧作家魏明伦

来源: 海外网
2024-05-30 20:40:14

   【追思】

  2024年5月28日,剧作家魏明伦在成都病逝,享年83岁。那个在戏剧、杂文、辞赋、楹联等不同领域恣意转换的文坛闯将,那个喜欢在创作中使新招、出奇招的“巴蜀鬼才”,那个致力于将市井烟火苦吟成戏的倔强老头儿,从此离开了他一直热爱着的人间。作家冯骥才哀悼说:“明伦是戏剧杂文大家,又兼能歌赋,壮美辞章,酣畅文字,精绝戏文,称雄于世。明伦辞世,是当代戏剧和文学界的损失。”

  20世纪80年代初,魏明伦凭剧作声名大噪。他创作的川剧《易胆大》上演后,轰动蓉城,家喻户晓。一班地位低下的旧社会艺人巧妙地利用官绅和恶霸之争,玩弄恶敌于股掌之中,使他们两败俱伤。悲与喜、正与闹、庄与谐,交织变幻,满台生彩。剧作家吴祖光特爱这部戏,在全国首届优秀剧本评奖会上说:“同样是写艺人,我的《闯江湖》不如《易胆大》。”

  川剧《潘金莲》更是因“荒诞”激起过千层浪。在舞台上,武则天、贾宝玉、施耐庵、红娘、七品芝麻官、女记者、女法官、安娜·卡列尼娜跨朝越国而来,重新审视历史小说人物潘金莲。当时,全国十几个剧种、一百多个剧团移植该剧。就此展开的对爱情、婚姻、家庭等话题的讨论,绵延几个月,剧作演到哪里,就争论到哪里。巴金、吴祖光、曹禺、 萧乾等热烈支持,而姚雪垠、林默涵等强烈反对。“评论最多,冠盖川剧;褒贬不一,毁誉交集;褒多于贬,誉大于贬。”魏明伦生前这样概括当时的讨论。

  魏明伦的创作缘何颇受百姓喜爱?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看来,魏明伦是戏曲演员出身,他懂观众的心理、懂舞台的戏剧性、懂川剧的美学和智慧。他的作品可以经久不衰,是典型的“戏保人”,演他的戏的演员,都能脱颖而出。

  魏明伦自小在剧团里长大,9岁时登台唱戏,在自贡市川剧团一待就是48年。平民百姓的嬉笑怒骂,艺人生活的酸甜苦辣,还有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恩怨纠葛,他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写在戏里。

  他在《变脸》中塑造了心地善良的老艺人水上漂形象,中国的传统手艺、旧社会的贫苦落后、困境之中的古道热肠、小人物之间的相互体谅,不露痕迹、悄无声息地抵达人心。《变脸》被搬上电影银幕后,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奖项,戏曲剧本也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在创作中,魏明伦善变,“招没定,手便痒,十八般武艺都想摸一摸”,但不变的是苦吟成戏的创作精神。他把自己的经验归为“三独”精神——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提炼和思考的过程则如同滚石上山,“师友们都误认为我是捷才,推论写戏必是快手。殊不知我口头反应甚快,笔头表达极慢,一旦正式写起来,很少文思泉涌”。

  他的“苦吟成戏”,作家周禄正印象颇深:“他深知写戏之苦,在写《夕照祁山》这样的大题材时,通过反复思考,从各种意见甚至是彼此尖锐对立的意见中寻找有益之处。从3月到9月,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常常是脑海里‘过电影’,嘴里念台词,做到全剧烂熟于心。”

  2021年,鉴于魏明伦在戏剧文学上的重要贡献,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授予他“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魏明伦与光明日报渊源颇深。自2007年3月起,光明日报邀请名家撰写“百城赋”,给新世纪的文化界带来了一场盛事。当时,魏明伦欣然受邀。他撰写的《宜宾赋》《遂宁赋》,不仅丰富了报纸栏目的底蕴,也为两座现代城市赋予了一种历史的阔度。

  2023年7月,魏明伦再次受邀为光明日报《烟火人间》栏目撰文《龙门阵里“摆”成都》,分享成都的美食茶馆,品评市民的“安逸”生活,感悟历史余韵与现代生活激荡出的新城市精神。这些都是他热爱亲近的日常,也是支撑他笔耕不辍的生命体验。

  “不脱离人间烟火,正视世间波澜”,他的创作始于此,也终于此。前段时间,记者在跟魏明伦沟通一篇他的专访时,他特意叮嘱在专访最后写上八个字——历史检验,后人品评。这是贯穿在他一生创作中的态度和法则。

  斯人已逝,唯愿魏明伦先生的精神永存!

  实际上,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摊余成本法,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前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估值方法,该估值模式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到处是断壁残垣。我们在废墟中仔细寻找、倾听,已经救出了三个人,包括20岁的小伙子吉汉。”他告诉记者,遗憾的是,他们没能救活吉汉的哥哥和母亲。

  不过,美国的进口总额仍然远远大于出口。德国《商报》注意到,美国仅对华贸易逆差就达382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逆差为2039亿美元,其中对德逆差737亿美元。“贸易逆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入不敷出’,不过,外资的引进填补了这一差距。”《商报》称。《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美元的强势使得外国商品比美国商品便宜,从而推高了贸易逆差。

  据测算,在1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早有“单飞”传闻

  从不温不火到备受关注

吴怡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