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为何持续出现倍增式科技企业?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5 13:00:11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5版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孙飞  赵瑞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在新华社24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前海,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挥深港合作、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等优势,一批倍增式科技企业持续涌现,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快培育。

  “前一段时间在前海的企业座谈会中,发现来参会企业有近20家年均增速超50%,其中有4家是数年倍增式发展。”王锦侠说,这些企业有力提振区域经济活力,折射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前海有科技企业5.5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38家,上市科技企业23家,独角兽企业14家。

  王锦侠介绍,前海通过放开限制、放松管制、衔接税制、对接法制、融通规制、联通体制、畅通机制、链接两制“八制并举”,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93项,广东省复制推广111项。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度创新策源地,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保驾护航、开辟赛道。”王锦侠 说。

  如前海用金融科技来开辟科技金融的新赛道,用5G技术开辟智慧物流新赛道,用工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开辟智能制造新赛道等。

  以全国首家民营数字银行微众银行为例,其通过自研底层、标杆应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到去年底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近4亿人次,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超450万家。

  在位于前海的影石创新办公室里,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我们的Insta360相机深受海外户外运动爱好者、旅游拍摄者欢迎,公司营收境外占比超七成,近年来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

  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为前海港资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全新机遇。统计数据显示,前海目前有港资科技企业2433家,今年1到4月港资科技企业在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领域实现营收223.64亿元,同比增长95.7%,一批高成长性的港资企业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大健康等领域发展迅速。

  “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前海带来了持续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王锦侠说,前海已集聚各类创新载体155家,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今年以来,前海保持“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长7.6%,进出口增速达31.2%。

  <strong>一道独有难题</strong>

  “谁能想到当初不看好的反季芦笋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成为了我们增收致富的好抓手。”刘福琴说,自己已种植芦笋3年,每年每个棚都能收入3万元左右,2023年的愿望是种植的芦笋能与北京、浙江等地区客户签收购协议。”

  “乌中关系、非中关系、减贫、教育、儿童福利等都是我希望深入研究的领域。”未来,萨拉期待自己学有所成,为促进乌中友好、增进非中友谊贡献力量。

  歙县县委书记汪凯在现场推介时表示,歙县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大地艺术馆,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创意赋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徽文化的深厚内涵,创新推出“徽文化·大地艺术季”文旅融合发展新品牌,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张家港市公安局法治公安建设的牵头者和规范执法的指导者、监督者,法制大队紧扣执法办案常用、民警感到棘手的执法活动,编制警务工作流程,构建执法标准体系,让教科书式的执法成为民警工作常态。

  2022年,吉林省气象局还建立了作物全生育期、农事活动和气象灾害服务指标体系,启动了海洋监测预报服务,开拓铁路公路“一站、一网、一号、一人”服务模式,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90分以上。

吕上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