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探访太行山中的三文鱼基地 年产量800吨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3 12:54:51

  中新网晋城4月11日电 题:探访太行山中的三文鱼基地 年产量800吨

  作者 杨杰英 杨佩佩

  随着太行山“三文鱼”的火爆出圈,山中“海之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大山深 处是如何养三文鱼的呢?

  近日,记者前往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探访小山村养殖三文鱼的故事。

  在郑庄镇张峰村,顺着环湖大堤望去,村民们正在忙着喂鱼、分鱼池。

  这里是山西沁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三文鱼养殖基地,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三文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必须是活水。”山西沁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进富介绍,张峰村养三文鱼的水域属于大山深处的沁河,水质清澈、富氧、水温适宜。

  经过专家实地调查,得出“这里是三文鱼养殖的理想之地”的结论时,胡进富的信心更足了。

  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下,三文鱼养殖基地终于建了起来。“三文鱼对养殖环境要求非常严苛,而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坎。”胡进富说,有了技术人员的帮助,养殖比较顺利。

  “三文鱼的成长周期是三年,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变大,要进行分池,有43个标准化成鱼池。”胡进富说,鱼卵回来要在孵化车间孵化,等三个月后,三文鱼长到7克左右时,分到第一个鱼池;长到20克时再分到下一个池,依次往下分,依次分完43个鱼池。三文鱼体重达到3.5公斤左右时,即可上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胡进富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年产成鱼达到8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实现净利润800余万元。同时,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4个乡镇18个村253户516人走上致富路。

  “自从来了基地,我的收入翻倍,一年能挣6万元。”张峰村村民胡李杰在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三文鱼的饲喂和看护工作。

  郑庄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田志刚表示,三文鱼养殖基地位于百里沁河经济带上游区域,紧邻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三文鱼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如今,当地大力发展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养殖、加工、冷链运输为一体的三文鱼产业。从养殖基地出发12小时内,新鲜的三文鱼就能端上北京、上海、太原、南京、郑州等城市消费者的餐桌。

  郑庄镇镇长田李强告诉记者,在沁泽农业的带动下,沿沁河两岸成长起建禾渔业、蒲公英药茶、顺世农庄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带动该镇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现在我们的三文鱼供不应求,许多经销商都会提前预订。”胡进富说,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沁水县副县长庞雅亮表示,三文鱼养殖项目开创了北方冷水养殖的先河。同时,该项目为当地农业企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在企业做大做强与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完)

  俞敏介绍,重庆产道地药材普遍被纳入“川药”系列,被市场熟知的不多,民间有“渝十味”道地药材的说法,还未广为流传。因此建议政府牵头挖掘、梳理渝产道地药材资源,逐渐形成地方品牌效应,促进渝产中药做大做强。同时,充分发挥地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标准、系统的建立,促进产业化、集约化,增强渝产药材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他们每年春节都要来李二口村送温暖、送祝福。”说起袁建琴等老朋友,郑存汉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他们,村民们对每天相依相伴的长城逐渐有了新的认识,都开始自觉参与到保护长城的行列。”

  <strong>10.汕头海关缉私局侦办“4·22”涉嫌逃避商检出口冻海产品、骗取出口退税案</strong>

  从最初走进车站行车室,只能听懂几声简单“好了”,到看懂车站值班员在执行眼看、手指、口呼的程序,洪子晗在成长。

  作为肩负顶层设计和总体论证职能的“大总体”,系统工程研究院承担了一批“顶天立地、协调左右、辐射全军”的工程项目。他们逐渐探索出一条人才生成新路径——集聚人才推进重大工程,依托重大工程催生人才,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提高人才培养质效,缩短人才培育周期。

  丰都县紧盯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聚焦“一老一小”,推动乡村治理,树立“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提炼丰都民俗文化中孝善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互助会、老年食堂等,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推动守望相助、诚信重礼、敦亲睦邻更有温度和力量。

赵进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