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展览在巴黎揭幕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5 02:23:15

  中新网巴黎6月3日电 “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展览于当地时间5月30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迪迪埃·贝奈姆(Didier Bernheim),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公参严振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马锋辉,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Remy Aron)以及法国文化、艺 术等领域专业人士、法国观众、中外主流媒体等共60多人出席开幕式。

  诸迪在致辞中表示,人文交流一直是中法关系中的亮点,两国都是文化大国,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美协与法国美术界长期保持着专业交流,近十余年来,中国美协利用中法建交等重大时间节点,在法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及相关活动,使当地观众近距离接触中国美术面貌,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本次在法展出作品大多出自农民画家群体之手,他们以真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描绘日常生活和美好家园,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凭借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推动乡土绘画这种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让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作品向法国观众讲述着生动的中国故事。

  雷米·艾融在致辞中指出,他与中国有着历久弥坚的情谊,更是多次参与中国的国际艺术节活动。“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季节的更迭中对大自然深刻的洞察力,蕴含着中国的哲学思想,见证了对生命的热爱,也给未来带来了希望。

  刘红革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展览带大家走进具有浓浓人间烟火味的多彩中国,描绘了一个带有地道中国情的生活图景,就是为了拉进彼此距离,让法国公众走进中国民间艺术,着力讲好中法友好故事,加深中法相互认知,促进民心相通,让公众感知到一个立体全面美好的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境界。随后,嘉宾们为展览开幕剪彩,并参观了展览。

  本次展览作品选自历届由中国美协参与主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览”的入选作品。展览以季节为线,传统习俗为引,以邹律回春、夏林堆绿、秋疆如画、冬藏谷廪四个版块,用画框和电子屏展出了80幅乡土绘画作品。作品运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线条和丰富的乡村生活场景,描绘了四季的更迭、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画笔下一幅幅中国大地的壮美河山和日常生活的幸福时刻,传递出中国人对和谐、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该展览是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项目之一,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协办。展览从5月31日起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走进宋茗安吉白茶“未来农场”,电子大屏上清晰可见数字茶园、数字工厂、产品可追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1998年1月27日,中国戊寅虎年除夕之夜,中央民族乐团“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上演。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第一次在有“音乐圣殿”之称的金色大厅展现风采。24年后的壬寅虎年元宵节,由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担任总策划,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再次执棒中央民族乐团,与众多民乐名家汇聚一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壬寅虎啸——中央民族乐团虎年元宵节音乐会暨赴维也纳金色大厅二十四周年专场》,“复刻”演绎了19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中的《春节序曲》《二泉映月》等传统民乐经典,同时也带来《丝路飞天》《云清风舞》等兼具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的新民乐创新力作。这场名为《壬寅虎啸》的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冬日之约”系列线上演出播出后,全网点击量超2400万次。

  新春开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西省明确,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制度建设上为民企保驾护航……各地亮明态度、落实行动,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参赞陈湘源表示,趣味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亚运会传统,举办趣味跑活动,展现的是两座城市的文化、体育、精神。杭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且风景如画、市民友好的现代化城市,欢迎斯里兰卡运动员参加杭州亚运会。

  杭州2022年亚运会(下称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开幕。“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系列活动由亚奥理事会主办,自2022年10月2日启动海外首站以来,已跑过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马尔代夫等国。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从《高思在云》到这两年最新出版的《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在朱教授的学术生涯里,您觉得他学术思想的流动出现了哪些新变化?</strong>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