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齐聚长春 共议“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31 05:11:36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李丹)梁晓声、陈彦、李洱、东西、祝勇等知名作家17日齐聚吉林长春,共同探讨如何“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当天,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长春开幕。其间,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代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名家文学论坛。

  目前,吉林省正在积极推动《吉林文脉》《吉林全书》等大型项目的落地,努力筑就吉林的新时代文艺高峰。官方表示,当代文坛杰出代表的到来,对吉林省的文学创作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精神鼓舞和价值引领,也会助推吉林乃至东北文学向前发展。

  2022年春节期间,热播剧《人世间》感动了无数人。作家梁晓声也凭借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现场,梁晓声结合《人世间》《我和我的命》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他所理解的文学的内核与责任。“老百姓的命运是和时代同步的,写好百姓生活,也就写好了时代。在什么时代,文学的关怀都是不该缺位的。”梁晓声表示,文学创作中要关注最普通人群的生活,这是文学创作者的责任。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作家陈彦和李洱的赞同。陈彦凭借作品《主角》同样斩获茅盾文学奖。他在交流中提到,创作者需要深入生活、观察现实,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陈彦强调,文学创作者要为时代发声,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要关注火热的当下生活和时代变迁。

  “小说家要与时代同行,文学创作一定要和时代保持紧张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 越是紧张,它与时代的关系就越是亲密。”李洱说。

  李洱相信,爱好文学的读者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因为人们都是需要与人交流的,不仅需要同呼吸,而且需要共命运,文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这种可能。”

  在作家东西看来,只有当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小说中的人物才会鲜活动人,才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作家要时刻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力。

  祝勇作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在论坛中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书写当代生活时要有历史的维度,要将当下的价值评估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完)

  据悉,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西起鸡鸣山路站,止于东风大道站,全长35.2公里,设站22座。线路途经合肥市高新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肥东县,贯穿合肥市望江路城市主干道。建成运营后,将初步形成城市东西向快速走廊,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的衔接,节省市民出行时间,极大提升出行效率。(完)

  “拿来主义行不通,那我们就自己干。”面对困境,赵伟丽这样鼓励自己的团队。在山东港口的支持下,“伟丽创新团队”也由最初的几名核心成员逐渐壮大,成为一支拥有38名成员、平均年龄36岁、本硕学历人员达到80%的年轻信息化创新团队。

  宁波市政协委员李长申经营着一家规模800多亩、以生产加工净菜为主的果蔬农场,他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缺乏人才,特别是一线年轻农业人员,“在60名田间种植管理人员中,56岁的我是最年轻的。”

<strong>  律师:11年前已规定,建议地方法规细化</strong>

  据悉,《四知故事》体验内容的剧本由天台县文化馆晚风剧社与台州戏中人剧本工作室联合创作,是以该县南屏乡杨震暮夜却金的廉政故事为主题,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土壤,宣扬清廉文化精神。

  2022年12月22日,老两口因咳嗽、乏力一周,发热3天,先后由家属送到华西医院急诊科,均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且,秦爷爷合并有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前列腺增生,张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都属于合并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

叶弘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