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麦收进度过半 投入农机具3万余台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23:41:00

  中新网西安6月7日电(李一璠)记者7日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6日,陕西省累计收获冬小麦766.71万亩,占应收面积54.26%;冬油菜260.02万亩,占应收面积93.53%。累计夏播粮食552.77万亩,占预播面积52.64%。

  麦收时节的三秦大地,麦浪滚滚,机械轰鸣,陕西各地近日陆续开镰收割,一派丰收繁忙景象。目前,关中主产区进入收获高峰期,陕西省投入农机具3.53万台,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208个,该省各地农机调运畅通,收获顺利。

  同时,陕西省各地着力利用新技术、选育新品种、推广新模式,推动粮食稳产高产,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加强农机供需调度,针对今年小麦收获期提前,完善“三夏”应急处置预案,提早制定小麦成熟收获“预报图”;大力推广玉米增密度等增产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切实抓好夏播夏管工作。

  陕西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推广先进适用机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粮食生产主推技术机具优 先补贴、优先兑付,引导农机手和农户“选好机、用好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实操水平,推动良机良艺良法融合;提高农机组织化水平和夏播作业质量,确保夏播种满种足。(完

  罗应光毫无顾忌地把手中的权力用到了极致,为弟弟和妻弟牵线站台、打招呼,结交各种老板、多方捞“油”。他错误地认为,有什么利益、好处,都要让“七大姑”“八大姨”沾沾边,都有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全国政协设立环境资源界,表现出国家层面对环境资源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注重规模数量型的经济增长,后来要实现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环境资源保护就变得极为重要。”汪玉凯认为,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环境资源受到高度重视是必然的趋势。

  王毅说,人类与新冠病毒长达三年的抗争,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我们都是地球村成员,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绝不能重走阵营对立、分裂对抗的老路,绝不能陷入零和博弈、战争冲突的陷阱。

  “造个船壳子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建造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如何把城市功能集成到船上。”陈斌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邮轮在大海航行,要经受风浪考验,要自己解决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问题,还要满足5000多人各种休闲娱乐需求,在有限空间实现如此繁杂的功能,邮轮建造几乎是以毫米为精度单位,“系统工程既庞大又精密”。

  欧洲大型船厂是邮轮等巨型船舶的主要建造者,截至2019年8月,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国迈尔和法国大西洋三家船厂手握全球90%以上的大型邮轮订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欧洲7万总吨以上邮轮年产能为8艘左右,2025年前交付的邮轮建造船位基本已满,但每年全球邮轮需求量约为15艘,供需极不平衡。“研制国产大型邮轮恰逢其时。”李嘉宁说。

  然而,邮轮上都是定制化产品,规格高,需求量有限,小厂技术能力不足,大厂又不愿做赔本买卖。以防火隔音的绿色环保材料蛭石板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蛭石板产地,就因为没有技术和认证,首制邮轮所用蛭石板需要全部进口。国产粗加工的板材运到海外,再加工后转回国内,价格翻了五倍。

杨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