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荔枝产量预计6万吨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5 07:37:24

  今年广州荔枝产量如何?荔枝何时上市?去哪里吃荔枝?

  6月13日,2024年广州荔枝营销推介活动暨从化荔枝节启动仪式举行,公布了2024年广州荔枝产业情况。今年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万亩,约占广东省荔枝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受荔枝“小年”和不良天气影响,预计今年产量约6万吨,小年减产明显。

  为方便市场与产区沟通对接、方便采购商和市民游客更快找到果园,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广州荔枝赏味图,精选了67家荔枝果园,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了解果园地址、联系电话、导航链接、果园规模、所种品种等信息。

  量减提质 多措并举给“荔”加油

  受天气影响,今年广州荔枝主要晚熟品种集中上市期较去年有所推迟,预计6月下旬将迎来荔枝集中上市。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万亩,产量约6万吨,小年减产明显。其中,荔枝种植面积占比超一半的从化区,今年荔枝总面积约30万亩,预计产量约3.1万吨。

  “还有十多天我们果园的红荔就开始熟了。”从化温泉海英家庭农场种植户黎榕星最近忙着荔枝成熟前的病虫害防治,面对荔枝“小年”,他表示目前最紧要的是保证产出品质,卖出好价钱。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不良天气的不利影响,市区两级农业部门把荔枝保花壮花、保果壮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服务作为首要工作。”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持续开展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根据气象信息适时发布广州荔枝生产建议,发布农技短视频指导荔枝生产,强化荔枝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等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果农种植技术和管护水平。

  目前,广州各区累计出动农技服务轻骑兵6605人次,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农户)2900家次,发送荔枝种植技术信息27.9万条次,举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线上培训班,荔枝促花壮花技术、荔枝品质提升和高接换种技术等培训班。

  “小年做品牌,大年做营销。”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斌峰表示,该区将继续打好荔枝产业牌、市场牌、科技牌、文化牌“四张牌”,举办2024年从化区荔枝节系列活动,做好“从化荔枝”品牌建设,全方位促进荔枝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尽管荔枝产量减产,但广州荔枝产业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广州累计成功对5万亩低效母株实施“高接换种”改造,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原产中晚熟优质品种占比93.2%,主推的井岗红糯、仙进奉、流溪红荔、桂味、糯米糍等五大优良品种约38.4万亩,占68.5%。

  从荔枝产业的综合实力来看,广州目前已成功创建两个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化区、增城区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增城荔枝入列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4个荔枝品种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化荔枝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荔枝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代表。

  更快更鲜 扫一扫赏味图寻荔枝

  荔枝品质好不好,关键还要看“鲜不鲜”。

  “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国内国外的采购商进一步了解广州荔枝、采购广州荔枝、爱上广州荔枝!”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近年来创新拓展市内、线上和海外三个市场,推动广州荔枝大宗团体采购,开展荔枝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协调完善通关退税便利机制,发挥出口龙头企业渠道优势,持续扩大广州荔枝消费市场。

  先看市内市场。“老广”及广州周边的消费者去哪里买 最鲜的荔枝?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广州荔枝赏味图,这是连续第三年推出广州荔枝赏味图,该图集中呈现广州67家挂果量多、优质品种多、开放采摘、设施配套较好的荔枝果园、基地、农场信息。

  为方便采购商和市民游客,广州荔枝赏味图分为移动社交媒体发布的电子版和便携式的纸质版,只需用手机扫描赏味图二维码,果园地址、联系电话、导航链接、果园规模、所种品种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再看海外市场。活动现场,从化荔枝举行了出口发车仪式。从化荔枝作为广州荔枝出口创汇的一匹“黑马”,累计出口全球六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斌峰介绍,2023年该区荔枝销售额超11亿元,其中出口荔枝4505.3吨,出口金额5677万元,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年加工能力35%,是全省最高,经济效益显著。

  最后看线上市场。“最近每天预售有2000单左右。”广州市荔铭农产品有限公司电商运营主管潘俊恒说,该公司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合作,建起生产与销售间的直通车。该公司一方面采取预购的形式方便消费者提前购买,另一方面鲜货采用直播的形式,让大家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在冷链流通助力下,广州荔枝基本实现24小时内送达国内主要城市,48小时内送达全国。

  “今年,我们运力全面提升,省内35个物流点实现省内次晨达、54个物流点实现最快次晨达、72个物流点实现次日达。”京东物流广东省区快递负责人方柳介绍,他们还针对广州荔枝月结客户设定专属价格政策,以3KG重量为例,预计每单可节省物流费用12元左右。

  广州荔枝,更快更鲜地抵达食客餐桌。

  各显神通 “冻眠”技术提升荔枝附加值

  如何破解“大小年”难题,保证荔农的“钱袋子”,也保障消费者的“荔枝自由”?

  最直接的是荔枝种植技术的提升。“秋梢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现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向旭指出,今年荔枝收成后要格外注重秋梢培养,为下一年打好基础。更长远来看,要调整早、中、晚熟荔枝品种比例,研发更稳产优质的荔枝品种。

  近年来,广州成功培育流溪红荔、仙进奉、脆蜜等新优荔枝品种,增城仙进奉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

  智慧农业设施也来帮忙。“农民未必什么技术都要专精,不会的可以远程找专家指导。”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茜表示,他们研发的无人机智慧果园管理平台通过构建专家与农户的“桥梁”,可实现标准化终止、高端化管理、全方位认证。

  今年,“冻眠”荔枝“火”了。这背后是荔枝保鲜技术上的突破,为克服荔枝产业大小年、调节荔枝产业周期、丰富荔枝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们的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主要采用传热速率快的浸渍速冻技术,降温的速度远远快于冰晶生成的速度,是空气冷冻效率的20倍和传统液氮冷冻的2倍。”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蔬保鲜有限公司总经理邝东宁介绍,荔枝解冻后不会出现流汁和营养变质现象,风味与口感不会出现明显差异。

  通过持续优化荔枝冷链物流布局,广州已建成每天可收购加工400吨的全省规模最大的荔枝加工产业链条。

  此外,广州还着力打造荔枝加工全产业链,推进“果变汁”“果变粉”“果变干”规模生产,全市现有王老吉、佳荔等30多家荔枝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加工转化率达35%以上,加工后荔枝产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四)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为帮助企业更好理解经营者集中各环节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指引》首次引入案例说明,这些案例都是根据过往执法经验总结出来的申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提示企业重点关注,提升指引实用性。

  答: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涉及多方权益,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开门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一是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部成立专门工作团队,认真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校外培训执法有关建议提案,通过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专题研究,为立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充分总结地方实践。针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适用情况、管辖权限、违法情形和罚则、执法程序等内容,组织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实地调研,“解剖麻雀”式深入分析各地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梳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中央《“双减”意见》精神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痛点、难点问题,明确违法情形、规定法律责任、规范处罚程序,起草形成了办法草案。四是凝聚了广泛共识。将征求意见贯穿于《办法》研制全过程,做到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征求了有关专家学者意见。通过教育部官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召开专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专家、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及基层执法人员意见建议。逐一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办法》科学完备管用。

  洪玛奈的父亲洪森自1985年以来一直担任柬埔寨首相,执政38年多次访华。公开信息显示,自1999年至2023年,洪森共访华15次。3年前的2月,在新冠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他顶风冒雪“逆行”访华。今年2月,他再赴“三年之约”来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铁杆朋友”。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如果欧洲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采取措施,我们可以肯定中国会作出反应。与中国决裂将对德国汽车业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

  丁一汇:西北暖湿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并存。对农业和牧业而言,西北暖湿化有有利的一面。降水增多,会使得草长得更高、更加繁茂,这在新疆的伊犁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伊犁地区、北疆西部地区、陇东地区的农业区有条件得以扩大,水资源的问题也得到缓解。值得指出,整个西北地区,21世纪以来,降水增加最显著的是陇东地区,以前,甘肃东部基本上是干旱区。除此之外,青海的降水也大幅度增加。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8年回升,2022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57米,明显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水位,青海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并正在得以改善。

  有网友称,“杭州市当局愿意听取市民的声音,一夜将不锈钢树盆全部拆除,而拆除掉的树盆也经过加工制作成脸盆和花盆,这个做法展示了一种高明的试行政策略,为杭州点赞。”

简宇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