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望着这条河,习近平感叹“古今沧桑”

来源: 慧聪网
2024-06-22 15:11:06

  中新网6月22日电 “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

  2023年9月20日,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他举目四望,发出这样一句感叹。

  从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到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再到浙东运河文化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运河岸线,频频论及大运河的“古今”,阐释运河保护传承的深远意义。

  “这个闸现在还在吧?”

  “还在,它的作用已经被曹娥江大闸所取代。”

  这是习近平与浙东运河博物馆讲解员的一段对话,谈及的闸是明代修建的绍兴三江闸。

  过去浙东一带缺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曹娥江大闸正是那时开工兴建的。2021年,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惠及1750多万人。

  古今两代水闸,接续传递着使命。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20年考察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习近平一句“致富河、幸福河”指出了运河保护的更深意涵。

  扬州缘水而兴,然而古运河两岸也曾一度因水而困,运河三湾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如今,这里建起千亩生态文化公园,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

  经济转型、文化保护、生态修复在大运河产生叠加效应,因水而兴的运河两岸,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水脉贯通南北,文脉连接古今。穿越2500多年、蜿蜒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还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2017年习近平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大运河的活态特征。

  如何使大运河水脉长流、文脉常新,习近平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多次强调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并指出要“古为今用”“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

  ……

  成功申遗十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先后出台,大运河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建立,沿线35座城市发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由点成线、由线组网。

  千年水脉和文脉,作为中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大运河记录着过去的痕迹,也指向未来的方向,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 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伊璐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回归主客场、新王加冕、俱乐部生存难题、王朝坍塌……这一赛季的中超联赛,艰难而特殊。好在历尽波折之后,还是扛了过来。而且在年关岁末之际,还能保有对于下个赛季的期待。

  此外,通车段在市界北侧1.5公里处,设置停车区一处,包含309个停车位,并设置卫生间、母婴室、医疗室等,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停车环境。

  其中,安排省属医院8705万元支持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安排市县16150万元,按照“市级三级医院补床位缺口,县级定点医院补床位建设目标”的原则,对市级三级医院和县级定点医院重症救治床位(综合ICU)建设给予补助,其中困难县(市、区)最高档补助比例达80%,以做好应对疫情高峰的医疗救治准备,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完)

  作者 门睿

  (一)加快防疫药物生产。督促指导涉药企业全力以赴保障生产,加强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保供,加快退热、止咳、解痛类药品生产供应,供应紧张药品简化包装或实行小包装。指导建立村民委员会与医疗机构、药房等直通热线,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供应药品。

  “在后疫情时代,数据通信终端的行业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全球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凸显,各个国家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更进一步,毫米波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加速进行,数字经济进一步和行业深度融合。”白柯柯指出,预期数据类终端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和挑战。

白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