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企业病,不能光靠刘强东反思

原标题:治大企业病,不能光靠刘强东反思

tobu4,操呦呦-G0waMx2tJz-治大企业病,不能光靠刘强东反思。

  来源:北京商报

  大厂逃不过大企业病,京东也不例外。

  近日,创始人刘强东在京东高管会上强调业绩不佳且不拼搏的员工非兄弟,揭示对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去年底喊出“我们必须改变”后,刘强东对于自家问题又一次不留情面的反思。

  针对近期员工代打卡已形成产业链的问题,京东内部调查,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刘强东更是在高管会上说,“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紧张的“6·18”当口儿,京东内外,都是战场。

  对内是面向管理松散、整体组织效率低下、集团的战略失焦,对外则是面向电商造节失灵、传统大促显露疲态,老牌电商从主导者变为参与者的困境。

  有人给京东算了一笔账。京东近三年财报显示,其2021年至2023年员工总数从39万增长到52万,员工人均年创收金额却从246.94万元降到了209.76万元,两年内下降约37.18万元。

  数字或许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可以代表一部分“业绩不佳且不拼搏的员工”不是真兄弟。

  事实上,不只京东,近年来,阿里、字节、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在迅速扩张后迎来对公司发展的反思与调整。

  刘强东上一次内网的跟帖发言,与马云有异曲同工之处,均是一线员工对公司发展的现状质疑,引发了创始人的下场跟帖。

  创始人们对自家的问题毫不避讳,也将大厂面对大企业病的焦虑一再公之于众。

  惰性、平庸,盘子摊得大,失去危机感,缺乏敏感度……与其说大厂逃不掉大企业病,不如说每一个大厂都要对抗长大后的“自己”。

  既然已经长大,“加强危机感,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不可能光靠刘强东、梁汝波们的一己之力。

  喊话和反思,早就不足以撬动一个大厂,别说是转身,哪怕是一个回眸都不行。每一个大厂能够成为大厂,都曾经历过自己的成长曲线。

  弯弯绕绕的成长曲线,既让它们获得了冲上顶峰的快感和满足,又积累隐藏了无数问题,埋下了日后回旋下坠的伏笔。

  无论成长得更早的阿里、京东,还是后起之秀字节,大企业病其实一直如影随形,并与发展的焦虑深深捆绑,还会在某些特别的时刻被放大。

  比如,拼多多在市值上一度超越阿里,字节跳动不仅在营收等指标上超越腾讯,也从一万人变成了十万人。

  简而言之,问题暴露了,新王出现了,大企业病会更藏不住。

  因此,比喊话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比认清自己更重要的是说一不二的改革。这个“自己”不仅是现状、处境、未来战略与发展路径,还是形势时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认清自己决定了问题所在,动手改革决定了能否“对症下药”,鉴别真兄弟与假兄弟才有实质意义。

  4月10日,阿里启动“1+6+N”变革重组一年后,马云在内网发文肯定变革,并总结改革一年变化是:“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大厂们都曾带着无边界的野心想 要征服一切,前所未有地快速长大后,如何征服逃不掉的大企业病也是必答题。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西门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博乐仁:我们将投资11亿元人民币,在成都打造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中国智造基地,同时我们宣布将成立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面提升在自动化、数字化领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