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如何推动这一产业创新发展?这场发布会上详细介绍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4 18:25:44

  6月12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现场,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尹继辉表示,“人工智能”是此次博览会的重点议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天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坚持政策先行、技术为先、产业发力、应用牵引,全方位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能级,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巩固夯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麒麟操作系统两次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飞腾FT系列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光“深算”系列DCU产品性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算力算法算据供给取得新提升。统筹布局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算力总规模达到5300P(按照FP32格式),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的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完成规模部署,为我国大 飞机、航天器等重点研发任务做出突出贡献。我们充分用好算力资源,“360智脑”“蜜度文修”“天河天元”等通用大模型,“海河·谛听”天士力“数智本草”、菲特“菲凡”等垂类大模型持续涌现,与现有操作系统、软件、智能硬件的互通互嵌度不断提升。部署“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等一批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4个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我市,有力提升我市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三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我市获批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国内唯一拥有双先导区的城市。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13个重点领域,每年发布“100个标杆场景”、“100款优秀产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纵向深化和横向探索。在智慧城市领域,中新生态城打造全场景智慧“城市大脑”,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为智慧城市创新贡献了“天津方案”。在智慧港口领域,天津港借助5G、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综合效能提升40%以上,实现港口整体智能化水平跨越式提升。在智慧交通领域,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600公里,累计完成5万公里接驳服务和25万公里配送服务,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是人工智能赋能效应持续显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依托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累计支持8批近3000个项目,通过政策放大引导,有力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中科曙光、中汽数据、宜科自动化等一大批智能制造系统方案解决供应商,累计建成一汽丰田新工厂、丹佛斯、海尔等316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其中11家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联想天津创新产业园,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最佳工艺排布,每9秒即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年产量超300万台;忽米网打造我市自行车行业“产业大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采购、协同制造,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2023年,全市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08.5,居全国前列。

  从全球范围来看,XBB系列变异株主要在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流行。近期,XBB在流行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子代亚分支XBB.1.5。截至2023年1月7日,全球已经在3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XBB.1.5。

  香港青年爱乐乐团慈善基金会主席蔡朝旭在致辞时说,受疫情影响,此次音乐会从2022年1月9日延后至2023年1月8日终于复常举行,今天更是香港和内地首阶段“通关”的第一天,这场音乐会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展品中,来自福建博物院的“江加走雕木偶头”显示了福建木偶戏的源远流长。木偶戏在福建落地生发展出多样的表演形式,其中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与铁枝木偶并称“福建木偶三绝”。神奇绝妙的木偶表演技艺为福建赢得了“木偶之乡”的声誉。明清时期,木偶戏随着福建移民传播至台湾地区,成为联系两地人民文化和血缘亲情的重要载体。

  “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影响安全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各行其是,急功近利、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8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出口外,前来接机的美国人葛钟(John Gates)与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华生活了20多年的他今天见到了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这一天也是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第一天。

  实施“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变和防控措施的优化完善,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方式,而不是可以松口气、歇歇脚。要看到,我国是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易感群体规模很大,人均医疗资源数量、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实施“乙类乙管”的重点,就在于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加强重点人群保护、重点机构防控、重点行业防控,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沈君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