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黄芪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7 16:41:59

  中新网大同6月7日电(胡健 李常慧 安兴旺)“浑源黄芪产业既沿用了传统的抚育模式,保障了恒山黄芪优异的药效品质,同时又利用数字技术在产业化进程上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中药材产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对浑源黄芪人种天养的仿野生种植模式表示赞赏。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被誉为“中国黄芪之乡”,是“正北芪”原产地,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黄芪种植的记载。生长在北纬39°、海拔2000米山脉的恒山黄芪,其皂苷含量是《中国药典》标准的三倍多,甲苷和毛蕊异黄酮含量更是远高于全国同类产品。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把黄芪产业作为全市特色产业之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中医药产业向纵深发展。2023年,大同全市黄芪面积37万亩,产量9000吨,企业、合作社达333家,产品近70种,实现一产产值1.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黄芪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排名山西省第一。

  为推动恒山黄芪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大同市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研发黄芪的药食同源类产品、功能食品、特色产品以及保健、化妆等方面的延伸产品,加大对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研究。在此基础上,大同市引进国内知名大型药企,在药食同源产品和药品行业高端产品研发上寻找突破口,实现黄芪产业弯道超车。

  走进浑源黄芪文化园,展台上的文献将浑源黄芪的前世今生、药食价值、涉芪古方等清晰标示,循着这些记载,一幅恒山芪农培植、刨挖、加工黄芪的图景徐徐展现。浑源县黄芪文化园占地21469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是集康养、休闲、消费于一体的一站式黄芪综合体验空间,是中国首家黄芪大健康文旅产业园,主要包括黄芪博物馆、黄芪加工互动展销区、芪遇时代体验区等板块,现已入驻厂商56家,展销产品1014种。

  作为大同市黄芪的主产区,浑源县不断扩大恒山黄芪在港澳及海外市场影响。今年以来,大同 市参加晋港澳各界交流座谈会议8次,初步搭建起浑源与粤港澳三地联动、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举办北岳文旅和恒山黄芪港澳推介会,与澳门德泰合康有限公司、澳门中医药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恒山黄芪认证标准数字化技术国际转化落地澳门和横琴。目前,恒山黄芪现已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同市将充分依托北方药材交易批发市场,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运用,打通黄芪种植向加工、流通、销售等二、三产业连接的路径,支持黄芪产品精深加工、检验检测、交易平台、标准化体系等建设,利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带动产品营销。(完)

  科学真相:检出农药残留并非不安全。我国对各种农药最大残留量均制定了限量标准,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strong>【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strong><strong><span style="color: #333333;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8px;">&#12988;</span></strong><strong>】</strong>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如今,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牢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尤应清醒,防范化解返贫风险这根弦须臾不可松,绝不能“喘口气、歇歇脚”,还需切实发挥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作用,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着眼未来,我们还需拿出更有力的举措、付出更艰辛的努力,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让防贫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才能为脱贫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最初,我在栖霞区和鼓楼区交界的五马渡马路上摆摊。”王唯唯回忆,当时那里已形成后备箱市集,几十辆车将四条车道占了三条,存在安全隐患。

  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空间。信息技术革命在推动人类生产力极大跃升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范围、内容与形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伴随的科技进步,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提供了动力源泉。第一,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充分贯彻网上群众路线,搭建网上网下相融合的民主参与机制;第二,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程序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搭建更加便民、更加多样的民主参与渠道;第三,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效率。

  从车型定位来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涨幅均主要集中在A级车型,累计销量达238.6万辆,同比增长1.4倍。同时,销量最高的车型为B级车型,累计销量为149.4万辆,同比增长72.9%。而在价格方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主要销量价位集中在15万-20万元,累计销量高达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中汽协相关人士认为:“除50万元以上市场,其他各价格区间同比均呈增长态势,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此外,从贡献度上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567.6万辆,同比增长1.1倍,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2.4%,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比亚迪、上汽和特斯拉销量合计占比高达52.7%。

赖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