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走进马来西亚:交流文化 传递友谊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5-30 14:22:23

  中新社吉隆坡5月28日电 题:中国图书走进马来西亚:交流文化 传递友谊

  中新社记者 陈悦

  2024年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27日结束在马来西亚的展览活动。回顾历时4天的展览,厦门外 图集团副总经理吴畇希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读者对中国图书的热爱令其感

  还有一位当地华人读者则青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展区的《送信的小白鸽》丛书。这些青少年读物不但故事生动有趣,还标注了拼音,在这位读者眼中是帮助女儿学习中文的好教材。

  吴畇希说,从这些读者身上,他看到马来西亚华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当地马来裔等其他族裔民众对中国图书的青睐,则展现了他们了解中国的愿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及共鸣。

  “Sifu Mandarin”是马来西亚一家专门出版汉语学习类图书的出版社。此次巡回展上,“Sifu Mandarin”出版社通过版权对接与教育科学出版社就《汉字故事》等图书达成版权合作意向。出版社负责人告诉吴畇希,在马来西亚,学习中文的非华裔民众越来越多,汉语学习类图书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希望通过巡回展,与更多的中国教育类出版社对接,引进适合的图书或版权。

  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迄今已举办七届,走过多个东南亚国家,本届更是结合吉隆坡国际书展搭建中国主题展区。在吴畇希看来,中国图书要切实走出去,得到外国读者欢迎,要突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首先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及其世界意义的图书颇受欢迎,”吴畇希说,很多外国读者希望通过这些图书了解中国的发展智慧,探索和中国的共建机遇。

  “其次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图书,”吴畇希介绍,这次巡回展带来了反映“唐卡”“藏戏”“藏饰”等藏族元素的图书,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创新形态,受到马来西亚业界和读者的广泛欢迎。

  吴畇希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教材等教育类书籍也越来越受到东南亚业界和读者欢迎。此次巡回展上,马来西亚城市书苑就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签署教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包括《汽车机械基础》等职业教育教材在内的多种中国教材落地马来西亚。巡回展也走进多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华文教育研讨、友好赠书等活动;和当地华教机构达成共同在马推广华文教育、加强教材教辅交流、开展中华文化活动的合作共识。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丛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月23日在施政演说中渲染称,日本面临“二战结束以来该地区最严峻的安全环境”,因此要在未来5年及以后,根据新通过的安保战略推进军事建设,他还强调将解决出生率迅速下降的问题,“这样国家才能维持国力”。美国媒体在报道标题中总结称,“岸田文雄当务之急:发展军备和扭转低生育率”。

  “我从1月10日开始,在网上抢回成都老家的票,一直没买到,原本打算放弃了,那天突然刷到,广州南站往成都多开了一趟D4962次高铁,马上就买到票了!”1月20日,在广州南站候车的陈女士开心地讲述了她的买票经历。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刘立琨)告别了壬寅虎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癸卯兔年。近年来,作为农历新年年俗,生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随着华侨华人的脚步走遍世界。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可联系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寻求健康咨询、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用药指导等服务,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可采取居家治疗,居家期间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

  1月14日《新闻联播》栏目播发长达五分钟的《新春走基层:老周的浪漫出租车》,并在新媒体产品《主播说联播》上得到再次推广传播,不断形成播出热点。

  在2023年除夕的前一天,海淀万柳片区的房产中介小谢依然接到了数个客户电话,电话咨询的均是同一套房源——100平米左右、挂牌价1250万的三居室。从楼龄来看,其位于万柳片区“最老的小区”怡秀园,该小区建成于1996年。截至当天,该房源位列链家APP“万柳热搜房源榜”第一。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