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深耕“华教”:培育中西文化交流者27年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3 14:16:14

  中新网温州6月22日电(周健)“在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学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把中文课堂作为其中的一个交流窗口,师生们则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近日,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校长、西班牙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会长黄小捷受访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们能学好中文,喜欢上中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黄小捷出生成长于浙江温州,与华文教育的渊源可以从她童年时说起。受担任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影响,黄小捷从小就对教书育人颇 感兴趣,经常开设“家庭课堂”,给弟弟妹妹以及街坊邻里的孩子们上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掀起一股“出国热”,黄小捷远赴欧洲,决心闯荡一番事业。

  与众多出海奋斗的华侨华人一样,黄小捷也得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局面。她一边学习语言,一边从事话务员、服务员等工作来维生。1997年,西班牙马德里华侨华人协会为了解决协会成员孩子们学习中文的需求,创办了一所面向华裔学生的中文学校,在该校校长的引荐下,黄小捷被聘为教师兼教导主任。

  “华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解决语言问题,掌握西班牙语是融入西班牙社会的关键,而掌握中西双语能力还能为华裔新生代们带来就业等方面的优势。”黄小捷说,“我当时在心里默默许愿,一定要让这些华裔学生们把中文学好,成为出色的双语人才。”

  后来,马德里的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他们学习中文的需求,黄小捷于2005年创办了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她谈道,“给学校起名‘爱华’就是‘爱我中华’的寓意,名字响亮好记。”

  在黄小捷的带领下,学校在西班牙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西班牙本土学生也被吸引而来学习中文。如今,学校共有4个校区900多名学生,其中,西班牙本土学生达300多人。在中文、西班牙语等语言类课程基础上,该校坚持将课程设置与中华文化要素相结合,先后开设了书法、乒乓等才艺兴趣类课程。

  “自建校起,学校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黄小捷表示,该校长期开设中华知识大讲堂,为学生讲解中国历史、地理等知识,还经常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尤其是在中国春节期间,会组织学生参加马德里的彩妆游行,进行舞狮、打腰鼓等表演。“另外,我们积极参加当地社会活动,面向西班牙人定期开展中国文化讲座,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

  未来,该校将组织开展更多活动,譬如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让更多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领略到中国山河的美好风光。“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为华文教育添砖加瓦,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代代相传。”黄小捷如是说。(完)

  “我们以往只是在地面上观察长城,并不了解被掩埋的部分,保护方案难以全面、科学。经由考古‘望、闻、问、切’找到长城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尚珩认为,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现实的保护层面,研究性修缮都有着重要意义。

  拿起手机,点击屏幕,各种方便快捷的助老服务就能送到家中。如今,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养老的便利。打开一个名叫“秦皇岛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的微信小程序,既有“拨号下单”“医护到家”等医疗服务,也有“家政保洁”“上门维修”“康复辅具租赁”等多种服务内容。秦皇岛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介绍,市里通过社区日间照料站和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老服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目前平台已接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192家、服务提供商50家,架起了老年人与养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云上桥梁”。

  “我们叉会在花会表演中被称为‘开路会’,有祈福驱邪、旗开得胜的寓意。”黄顺燕说。

  2021年5月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我们从清关代理那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还没搞定,再等等’。”阿约德莱说。由于港口清关效率低下,货物滞港一两个月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一年她的货物甚至在拉各斯港滞留了近6个月,错过了当年的圣诞节销售旺季。

陈俊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