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集中销毁近300吨假冒伪劣商品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6 11:41:17

  中新网湖州6月14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为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6月14日,2024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浙江分会场活动在浙江湖州南浔举行。该行动由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组织开展,21个省(区、市)共同参与、同步销毁。

  据统计,此次行动浙江省共销毁化妆品、文体用品、服装鞋帽、食品药品、电器、汽车配件等200多个品种、重量279余吨、货值达962.94万元。销毁采取绿色环保、无害化方式进行。

  活动现场,大量假冒伪劣商品陆续运抵销毁现场,“赫莲娜”“海蓝之谜”“雅诗兰黛”等品牌仿冒化妆品,“耐克”“加拿大鹅”“阿迪达斯”“SUPREME”等品牌仿冒服装鞋帽,“茅台”白酒、“迪士尼”玩具……在工作人员分类整理、拆包清点核对后,环卫工人将假冒伪劣商品投入垃圾清运车进行压缩处理,随后送往垃圾处理厂统一销毁。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形成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顾文海介绍,今年一季度,该省行政执法机关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4498件,涉案金额1.14亿元,罚没4716余万元;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案件3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69人;检察机关共批捕侵权假冒案件122件、逮捕人数189人;法院共审结有关刑事案件418件,判决人数842人。这些案件的查处,对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有效推进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打造。

  活动举办地南浔区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区),近年来该区积极构建司法保护一体化协同平台,建立集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于一体,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协调仲裁、司法衔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击侵权假冒,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下一步将扎实推进“深蓝”“铁拳”“剑网”“龙腾”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坑蒙拐骗、挑战底线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同时加强部门协同治理、政企协作,推动源头治理,强化行刑衔接和跨区域案件查处,提升执法效能,持续加大惩戒和威慑力度,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完)

  她也提到,今年摊位竞标程序和结果迟迟没有消息,耽误了订货时间。“由于太晚下单,厂商来不及安排,我们的货量只有以往的一半。听说有摊主因订不到货而缺席今年的年货市场。”

  据悉,“花馍”又称“面塑”“花饽饽”等。胶东地区素有过年做“花馍”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生活蒸蒸日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0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10日,《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2》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显示,73%的全球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整体印象良好,海外青年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更高。

  当日,青海海西第二届“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产销对接会在浙江杭州市举行,向浙江农博会参展客商和杭州市民分享柴达木农畜优品。

  和志虹2010年不幸殉职时,年仅35岁。习主席讲述的和志虹故事,引发峰会参与者的普遍共鸣。

  2021年,揭西县政府提出,着力建设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带,推动创建揭西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京溪园罐头公司、揭西县乡姆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成为该产业园牵头的实施主体。产业园建立后,揭西县通过实施苦笋产业提质扩容工程,组织产业链各龙头企业牵头打造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种植园示范基地,促进全县苦笋产业规模、产量、产值提升。

陈俊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