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首次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完成输电线路改造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4 15:51:30

  中新网重庆6月4日电 (记者 周毅)4日,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首次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技术,对重庆市万州区境内的110千伏高天线输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是该技术在成渝地区电网建设中首次使用。

  据悉,为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提升重庆市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能力,该公司自今年5月29日起开展110千伏高天线12号至14号塔升级改造,工程新建3座铁塔,架设线路1.35千米。

  此次线路施工跨越高速公路高架桥,且新建的13号至14号输电铁塔跨越段线路档距较大,跨越点为高架桥,作业地点在山区,地理环境特殊,施工难度大。经多方综合研判,该公司升级作业装备,首次在跨越施工中引进“移动式伞形跨越架”防护装备,保障施工安全,提高输电线路建设效率。

  当天,在重庆市万州区境内的G42沪蓉高速何家湾大桥上,两辆起重吊车伸长“手臂”,分别将两把8×12米的“巨伞”高高撑起,巨型移动“保护伞”支撑在交错的线路间开始此次电网升级改造作业,为跨越施工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跨越施工是电网建设中一项很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为保障被跨越物在施工时不受损害,需要先搭建跨越架封网防护,有时还需封闭道路。传统跨越架和塔上封网工期长、占地大、受地形高度等限制导致灵活性较差,而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收放自如、搭设便捷、移动快速。它通过动力系统展开伞状骨架结构,利用绳索与伞状骨架结构形成跨越架封网平台,安装于吊车吊臂上,送至被跨越物上方,实现快速无接触覆盖保护,达到完全不停电跨越和不完全封路施工效果,为跨越架线施工提供可靠、高效安全保障。

  “传统跨越架搭设和拆除的时间相较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从3天缩短为1小时,原来需要10余人开展的工作,现在只需2人,至少节约40%施工成本,极大程度降低了作业风险,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国网重庆万州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刘钢介绍。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在电网建设和运维检修过程 中的广泛应用,助推电网高质量建设。(完)

  有说法称,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为确保电力设施运行安全和状态良好,国网北京电力全力落实度冬设备防寒、防冻、防凝露、防小动物等各项运维保障措施,运用红外热成像、超声波成像等技术强化设备状态检测。同时,加强站线周边异物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对易漂浮物等进行压盖、加固、清理工作,对输电通道内施工隐患点,安排人员24小时定点看护。针对西部、北部山区易覆冰区域,该公司加强覆冰系统的监视和信息发布工作,安排350人携带除冰、融冰工具,提前进驻观冰哨、观冰点和重点变电站,做好实时观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这个当初来自山村的年轻人,一个当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30年的人生道路上,由工人成长为工匠,由“吃大苦流大汗”的装卸工变成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新型产业工人的先进代表。罗健走过的道路虽简单朴实,但绝非一马平川。匠心和专注,能将平凡的工作雕琢出耀眼的光彩。罗健的道路,就是中国一个普通工人鲜活生动的励志传奇。

  “那现在这些高杆灯是怎么控制的?”我被罗健的解释吸引住了。罗健也显得有些兴奋,脸上露出了笑意:“现在啊?现在是用手机APP远程控制,你就是在外地也能随时开关,想让哪根灯亮,就让哪根灯亮。还有,一根高杆灯上有12盏灯,灯杆哪一边的场地在作业,就开哪边的灯,不用一开就是12盏。”

  昨日上午,在热闹的锣鼓声中,舞狮、小车会、美猴王孙悟空等表演队伍走进了东四六条胡同,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在六条胡同立体停车楼前,居民志愿者还通过放飞和平鸽的形式,为大家送上平安的祝福。“如今,不仅胡同干净敞亮了,还有传统民俗节目,老北京的年味儿又回来了。”居民王女士说。

  她希望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把握好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踊跃贡献智慧和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

韩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