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9 18:39:36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文物局18 日发布《关于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依托省级古建院所、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组建应急响应专家预备队,及时转发国家文物局文物自然灾害每日预警预报,加强调度和指导,督促可能受灾的市县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抓紧落实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策略,备好防灾物资,会同相关部门将防灾措施做到前头,落到实处。

  《通知》强调,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古桥、古城墙、木结构建筑、石窟寺、土遗址等易受灾害影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开放文博单位与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考古发掘工地等场所的安全隐患,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围挡、遮盖、加固、支顶、排水等针对性措施。要特别关注此前已受灾文物及文物建筑、石窟寺内彩塑壁画的防护,控制险情发展。桥梁文物应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落实应急措施。对位于低洼位置或易受城市内涝影响的文博单位,要与市政、应急等部门提前沟通,告知设防需求,并备足水泵、沙袋、挡水闸等应急物资。

  《通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一线值守人员要坚守岗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要提前检查检测设施设备,确保通讯畅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掌握、核实辖区内文博单位受灾情况,按照《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及时报告受灾情况,定时报送灾情统计信息及受损照片,并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妥善做好临时支护、遮护等后续保护工作,全力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组织文物修缮、修复,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

  疫情初期,中国药科大学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围绕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快速检测、免疫调控、虚拟筛选、药物设计及中西药防治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启动了一批应急专项科研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未解禁公司中,不少定增项目已为基金产品提供丰厚回报,已经有七成出现浮盈,部分参与的公募基金收获颇丰。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达喀尔行动计划》开局良好,“九项工程”稳步落实,构筑起中非合作新格局。

下午3点,经过近8小时的艰难跋涉,巡逻分队终于到达巡逻点位。

  对于许多机械设备而言,轴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存在。我们身边常见的自行车、汽车、高铁、风电机组、航空发动机,等等,凡是需要转动的,都离不开这一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

  新的一年,各地都关注重大工程“挑大梁、担重任”。“扩大投资,抓好重大项目,是扩内需、稳增长的有效举措。”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建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义光说。陕西省提出,2023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马登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